-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网上报告厅 评分
对于晚清社会的性质,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学界最标准与通行的解读是“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社会”。特别是由于这一定义见诸由毛泽东等人1939年撰写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课本中,日后被收入各种《毛泽东选集》,使其广为流传,深人人心,事实上已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准。顾名思义,“半封建”意味着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半殖民地”则指向帝国主义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受奴役。由此,上个世纪流行的《中国近代史》,多半演述的是一部列强瓜分、清廷卖国的屈辱史。这倒与晚清主张革命的知识者心目中的中国与世界图景相吻合。本期节目,嘉宾通过讲述三位女性之死,探讨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机缘。
2017-5-23
-
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下) 网上报告厅 评分
在戊戌变法时期,有两个阵营,一个就是守旧派,另外一个就是维新派。在变法过程里边,维新派差不多都要受到阻力。那么慈禧太后对于变法是什么态度呢?慈禧太后对于变法的态度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容忍、控制、观察、动手。在守旧派力量强大、维新派力量弱小的情况底下,如果不讲究策略和方法的话,失败是必然的。而康有为恰恰在这些方面犯了错误。康有为指导变法的理论有两部书,一部叫《新学伪经考》,一部叫《孔子改制考》。康有为在这两部书中,宣传中国历代传统的儒学全是假的,可是他却拿不出科学根据。这种理论不但守旧派反对,维新派里有些开明分子也表示不赞同。而梁启超在担任时务学堂的总教席时,他所宣传的也不是民主思想,而是反满思想。这样让一些原来支持维新派的人进而反对维新派。在维新变法失败后,1900年就出现了八国联军的入侵,慈禧太后就带着光绪皇帝匆匆忙忙地逃到了西安。这件事给了慈禧太后惨痛的教训,于是清政府不得不下令改革。他们的改革是两个字叫"新政"。而这个新政的实施,让所有对清政府存有幻想的人都失望了。
2017-5-23
-
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上) 网上报告厅 评分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在戊戌变法之后,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里出现了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对西方的社会制度、文化有很深的了解。他们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面,部分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这一部分人我们称之为"维新派"。他们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四个人。维新派通过上书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通过办报纸来形成自己的舆论工具;通过学会把改革的力量组织起来。这样的话,维新运动就形成了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形成了气候和规模。他们发动的运动叫"百日维新",涉及到文化、经济、军事、社会风气、政治五个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光绪皇帝仅在几个有限的方面有所推进。但是在这时却出现了一个"六堂官事件"。"六堂官事件"可以说是戊戌变法的导火线。康有为设计了一个"谋围颐和园捕杀西太后"的计划。那么他们就需要军队的支持,因此就派谭嗣同找到袁世凯,说皇上有诏,要你把老朽除掉。袁世凯假装答应,表示要准备一下。过去的历史都讲,是袁世凯把这一秘密告诉了慈禧太后,事实上却不是这样……
2017-5-23
推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