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1053 个
-
百年中国油画名作十谈 网上报告厅 评分
油画从外来艺术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的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学习、吸收和成长过程。本期读书主持人李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画家庞涛、陈坚,从油画发展历史中领略中国油画的美,让我们看到了油画名作,在当时曾经发挥的历史作用,一起感受其中的记忆和传奇。
2017-5-23
-
中国民俗大观——清明节 网上报告厅 评分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2017-5-23
-
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 网上报告厅 评分
金秋十月第七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在黄梅戏的发源地安庆拉开了帷幕,作为此次项目活动重点项目之一的优秀黄梅戏戏剧展演,共邀请到二十三台戏在安庆进行展演。展演戏剧数量是历届以来最多的,展演剧目有古装戏也有现代戏。一台戏基本只演一场,每天不重样。让广大戏迷过足了戏瘾。更多精彩,一同来跟随视频了解下吧。
2017-5-23
-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良渚三玉 网上报告厅 评分
我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玉石之国”。中国人眼中的玉是与众不同的,是中华民族族群的精神寄托。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的先祖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当时的玉器是权利、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出土的三件玉器,自古便被嗜玉者推崇。
2017-5-23
-
中国名祠——开封包公祠 网上报告厅 评分
开封包公祠是为纪念我国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是目前国内外规模最大、资料最全、影响最广的专业纪念包公的场所。它坐落在七朝古都开封城内碧波 荡漾、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 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之一、河南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2017-5-23
-
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的挑战及问题(下) 网上报告厅 评分
经济全球化既为各国提高国家经济安全系数提供了机遇,也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面临风险和挑战。中国入世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在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福祉的。同时,国家经济安全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要正确选择经济安全战略以维持国家经济安全。
2017-5-23
-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战略的构建 网上报告厅 评分
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中,各领域安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政治安全是根本,经济安全是基础,军事、文化、社会安全是保障,国土、科技、信息生态、资源、核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那么,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战略应把握哪些基本点?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刘建飞教授将为我们带来详细解读,欢迎收看。
2017-5-23
-
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走进四子王旗 网上报告厅 评分
2015年8月31日,中国剧协梅花奖戏团送欢乐下基层的慰问演出活动,来到了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十二位梅花奖演员为当地老百姓献上了一场传统艺术的盛宴。四子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乌兰察布市的西北部。演出当天四子王旗的哈撒儿文化广场早早摆好了千人观众席。更多演出内幕,快来先睹为快吧。
2017-5-23
-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四大宋碑 网上报告厅 评分
四大宋碑特指至今保存在苏州碑刻博物馆内的“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和“平江图”碑,简称为“天、地、人、城”四大宋碑。均为南宋刻石,1961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大宋碑中的“天文图”、“帝王绍运图”、“地理图”,其作者是南宋黄裳。“平江图”,是在南宋苏州知府李寿明主持下完成的。
2017-5-23
-
2013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头脑风暴 网上报告厅 评分
为了让论坛的报告水平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并贴近图书馆的工作实际,王琼馆长心组织安排了总论坛和分论坛的报告,同时还亲力亲为,确定了会议的选址和与业内同仁多方联系探讨,根据当前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经过反复论证,精诸多服务细节。本视频将为您带来2013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头脑风暴的精彩现场。
2017-5-23
-
2013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开幕式 网上报告厅 评分
6月18日,2013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在北国春城——长春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共同举办。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作为中国高校图书馆最高等级的年度峰会,每年举办一次,每次确定一个主题,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进步。
2017-5-23
-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经济碑刻 网上报告厅 评分
苏州织造业已有数千年历史,宋元以来苏州为全国织染中心之一,清代丝织作坊大多集中在苏州东北城区,故有“东北半城,万户机声”的说法。国家文物局“中国当代文博专家”、苏州丝绸博物馆副馆长、高级工程师王晨表示,以碑刻的形式记载古代织造业方面的内容还是自己在丝绸博物馆工作17年来首次碰上,这块石碑对于研究古苏州的织造盛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17-5-23
-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二胡 网上报告厅 评分
二胡,北方的民间乐器。始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在过去它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二胡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能表现深沉、凄惨的内容,也能描绘气势壮观的意境,音色接近人声,具有很高的情感表现力。陈列物中还有刘天华为梅兰芳访美演出而编写的中国第一部五线谱中英文京剧谱本《梅兰芳歌曲谱》;刘天华创办“国乐改进社”等有关珍贵文物。
2017-5-23
推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