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5726 个
-
-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中文在线 评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理论成了关于政府的主流观点,但治理概念涵盖的内容庞杂,理论脉络也不甚清晰甚至充满了争议,中西方的语境差异更对我们使用西方话语探讨中国实践的困难。对各种治理概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相对于统治,治理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意味着国家(政府)-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国家中心地位的弱化,以国家、社会和市场的新的组合应对原先社会政治格局中的不可治理性;多种治理存在共同的趋势,却不会有统一模式。由此,西方语境中的治理与民主、治理与国家等话题在中国的现实意义也将得到揭示。而通过对中国地方治理变迁
2017-3-2
-
-
中国地市电视台市场化之路 中文在线 评分
全国地市台改革路径选择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即节目改革“本地化”,人事改革“公司化”,产业改革多元化,管理改革“现代企业”化。尽管这些做法各台在实施过程中又有某些区别,但它们导向一个共同的目标——电视台的很多方面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化、产业化。本书围绕这些改革举措,依次展开分析、阐述。
2017-3-2
-
-
中国民营企业的生产率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民营企业生产效率的著作。全书共分11章,分别从省际水平、行业水平及区域水平三个角度,主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基于不同数据对中国民营企业生产率进行了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与解释。本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有关民营企业生产率研究的空白。
2017-3-2
-
-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与史料选 中文在线 评分
作为与中国语言文学相关基础平台课程配套的选本,迄今为止只有作品选而无将作品与文献史料合在一起的选本。本教材是一种全新的选本,它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最新理念,这种严谨扎实、重视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学生培养方式也将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培养的方向,具有引导性。本书分上下两卷,一本为现代文学卷,一本为当代文学卷。每卷分“作品选”与“文献史料选”两大部分。主要精选现当代文学经典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重要文献史料(重点是社团流派、文学生产体制、组织体制、文学批评及报刊杂志等),作品与文献史料的比
2017-3-2
-
-
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是笔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研究”的最终成果。按照十字研究坐标构思的理论框架,全书分6编14章,在“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研究导论”之后,依次分编研究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制度理念、制度需求、制度基础、制度构成和制度运行问题。
2017-3-2
-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以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电视观众节的八大活动主创人员的实践经验和体会文章、研讨会专家的论述和丰富多彩的图片作为主体。辅以其它多样的活动历程、活动文稿、活动数据等纪实性资料。
2017-3-2
-
-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启蒙性质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为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2010年度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成果。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如何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发生、发展和变异中参与进来。它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的反启蒙性质,而是深切地进入了启蒙语境并为之做出自己的努力。除了审美形式创新价值,它还有启蒙建构价值。本书稿从发生学、本体论、谱系学、形式论、媒介诗学、信仰性等诸多视角和层面,并选择了典型个案进行研究(包括胡风派文艺思想、冯至、穆旦等综合期诗学、当代先锋派文学的信仰之维)等。
2017-3-2
-
-
近代中国报刊思想的起源与转折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的宗旨在于探讨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及其转向现代性的关键环节。本书认为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起源要考虑外国传教士的报刊事业、沿海开放地带的商业化报刊实践以及以王韬为起点的传统中国文人论政传统的影响。本书认为起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起于道光年间,至维新时期臻于成熟,也即我们熟知的文人论政办报思想的成型。所指的转折是指立宪时期所形成的言论、出版自由、舆论监督等与现代宪政密切相关的报刊思想,此后中国报刊的思想至少从理念而言都是在这一方向上的发展,以迄于今,乃至将来。
2017-3-2
推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