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5726 个
-
-
中国市场品牌健康监测报告(2013年) 电子图书 评分
市场调研公司为企业提供的品牌健康度监测,通常是通过对目标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的品牌知名度、品牌偏好、品牌忠诚度等指标来判断品牌的健康程度。这些消费者层面的指标,反映的是消费者接受品牌传播或购买使用品牌之后对品牌的认知和态度。当这些指标提高时,企业能够知道自己的营销传播努力得到了回报,下一步要做
2017-4-12
-
-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低碳转型研究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从能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广域角度出发,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产业和区域两个层面对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低碳转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基于自身的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低碳转型的路径和对策。本书可供政府决策部门参考,也可供在低碳领域从
2017-4-12
-
-
中国社区学院运行机制研究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在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实地调研,提出我国新型社区学院的内涵、特征,着重分析了发展社区学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社区学院的形成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社区学院的基本职能体系,即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核心,以社区教育为特色,以成人高等教育为补充,以转学教育为突破口。最后,从组
2017-4-12
-
-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是一本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全书主要讲述中华女子的传统女红、游赏等巧艺,包括女子使用的文具、信笺,用花朵、糖、米面等制作的小雕塑,小刺绣,各种赏花影,赏雪,赏萤火,等等,折射出中华传统女性艺术的魅力。
2017-4-12
-
-
中国经济法学(部门法)五年研究综述(2007-2011)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是对我国经济法各部门法研究成果所作的综述,经过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归纳阐述,其成果的时间跨度为2007年到2012年,涵盖了经济法的23个部门法,即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宏观调控法、计划法、统计法、价格法、会计法、审计法、财政法、税法、政府采购法、国有资产法、金融法基础理论、
2017-4-12
-
-
左右手——百年中国的东西潮痕 电子图书 评分
这本随笔集是作者近作的选萃,以史料、观点、文采相结合为特点,来畅谈许寿裳、胡适、郁达夫、巴金、冰心、汪静之、李霁野等文化、文学名人大家之旧事,尤其是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新史料、新视角,并融入作者的新思考,使读者耳目一新。
2017-4-12
-
-
风起青萍——近代中国都市文化圈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为“叙旧文丛”之一。记叙了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文化起兴的十几则掌故,是对近代西风东渐背景下中国都市文化界震荡巨变的一次扫描。文虽寥寥,但涵盖了电影、美术、音乐、摄影、文学、印刷等多个领域。作者长期从事史学研究,注重研读原始文献,坚持论从史出,文中揭示有不少稀见史料,并附有珍罕原照多幅,读者无论随手
2017-4-12
-
-
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90年发展研究 电子图书 评分
明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党在这几十年的成就需要我们去总结和提升,《党的教育方针90年》就是归纳和提升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其中对于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分别进行了归类,对于方针政策的主要理论和问题也进行了细致的阐述,这些史论对于认识和研究我党的教育方针具有很强的借鉴性。
2017-4-12
-
-
异域新声:历史阐释学与中国现代文化研究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运用国内学界尚不熟悉的历史阐释学方法和批评理论,试图对一系列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文本提出新的分析思路和看法。它分析的范围遍及现代女性文学和文化、现代通俗小说、影视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理论的文化政治。它有助于对文化研究、批评理论、现当代文学和文化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2017-4-12
-
-
中国古代禁毁戏剧编年史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编年史料所涉时限,上自公元前七世纪中期,下迄宣统三年清王朝结束的近代史时期。编写中以基础性、主题性、典型性史料作为主干,将其他辅助性、背景性、延伸性史料融入主干材料的按语解读和具体分析中,以文献解读和学理判断为前提,形成中国古代禁毁戏剧编年史的史料系统和逻辑框架基础。本书总框架中设置前言、结语;
2017-4-12
-
-
李泽厚美学思想与中国三次美学论争 电子图书 评分
目前,学术界关于李泽厚先生美学思想的评论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层出不穷,然而形成系统研究的论著并不多见。时下,美学界针对李先生本人的主体性实践美学思想以及以他为代表的实践美学的争论和探讨仍有方兴未艾之势。因此,系统地研究、分析和评价李先生美学思想体系在当今新一轮的美学大探讨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李先生的美
2017-4-12
-
-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思想与中国当代社会问题 电子图书 评分
作为政治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言论与活动,集中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一方面反对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说,另一方面又反对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提出了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学说。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的中心是对生产力的研究,认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只讨论“价值”,不注意生产力,是
2017-4-12
推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