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5726 个
-
-
中国公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研究——以A大学为例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借鉴世界各国公立大学治理结构的经验,运用公司治理、政府治理和非营利组织治理的一般原理,提出了中国公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般分析框架:首先,在明晰产权结构的基础上确立法人治理结构;第二,进一步明晰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结构有两个关键,一是内部权力配置,二是内部运行机制。
2017-4-12
-
-
中国北方民歌合唱曲集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稿是一部中国北方民歌合唱曲集,挑选了长江以北的13个省区脍炙人口的具有思想性、艺术性、适于合唱形式来演唱的23首民歌,其中山西民歌9首,其他为陕西、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区风土人情的民歌。
2017-4-12
-
-
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以统一战线为视角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和推动国家建设,首先是它赋予大国一个中心力量,其次,它保持这个中心力量发挥有效的作用,而中心力量的保持与作用发挥基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的战略。所以,统一战线解决的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问题,同时,在客观上也解决了中国国家建设的问题。
2017-4-12
-
-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基础——组织社会学视野的分析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因为这是一部运用西方理论进行本土研究并得出一些原创性结论的较为成功的作品,并在相当程度上开创了对中国政府体制和组织结构以及行政功能的有深度的研究。本书在作者独创“一元双塔结构”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以及由其衍生的官僚政府组织的特征,进而勾画出二者在现实中
2017-4-12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难点解析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为配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教学,对近现代史上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包括学生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回答。全书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即:第一部分是中国近现代史诸问题;第二部分是近代中国重要人物思想;第三部分是中国特色现代化问题;第四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五部分是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
2017-4-12
-
-
中国货币政策绩效研究——基于社会福利角度的考察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在增进社会公众福利、维护宏观经济稳定上应尽的贡献和绩效,通过理论建模与最优化求解过程,提供了两种度量我国货币政策绩效的思路,进一步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选择问题展开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
2017-4-12
-
-
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研究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选取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且以创新性和成长性为特色的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作为样本,将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研究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既有严谨的科学论证,也有规范的案例研究,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2017-4-12
-
-
1950年的中国妇女 电子图书 评分
全书分为十章,包括新1950年的时代背景、1950年婚姻法、新中国禁娼:扫清屋子做主人、城乡妇女的扫盲运动、土地改革与妇女、妇女参政、各类女性群体、妇女参与国际政治、妇女刊物与妇女组织等,从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各个重要环节详细描写了1950年发生在中国妇女身上的重大改变。
2017-4-12
-
-
中国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发展研究报告(2013卷)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的内容对应着“戏剧影视学”一级学科的各类艺术样式,面向2013年国产电影、电视剧和话剧的创作、生产与演出现状及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现状,真切表达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此的真知灼见;其中既有较系统、全面的回顾、总结与反思的文章,也有较深入、细致的评析文章;既涉及到国产电影、电视剧和话剧的创作、生产与演出情况,
2017-4-12
-
-
中值市场杠杆融资——专为中国同行介绍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将向中国读者简要介绍美国金融市场中杠杆金融市场的债务工具及其市场运作情况,主要内容源于作者在美国从事股权投资和杠杆融资的实践经验和长期观察,基本反映了美国最新的市场发展状况,旨在为中国读者提供管窥美国杠杆融资债务工具及其市场运作的捷径。
2017-4-12
-
-
从排斥到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主要社会思潮的认识和态度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由九大部分构成,包括:导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思潮认识和态度的历史背景、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和态度、对中国自由主义的认识和态度、对文化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思潮的认识和态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思潮的认识和态度与党的先进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主要思潮认识和态度的
2017-4-12
-
-
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国价值观建设 电子图书 评分
在中国社会转型并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价值观的冲突与变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的思想文化现象,国家和个体的价值观建设事关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质量和动力,事关国内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际社会的认同。当前国内社会出现的诸多矛盾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多重误读,与我们在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模糊性与滞后性具有较大关联。现代性
2017-4-12
推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