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5726 个
-
-
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教育 中文在线 评分
武汉地区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教育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两岸四地教育史论坛,有着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参加会议的台湾、香港、澳门学者将与大陆学者一起,从不同视角探讨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论文的集结出版将有力地推动教育史的学科建设和两岸四地学者的学术交流。
2017-3-2
-
-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从农业剩余的视角解释了1949年至1985年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过程,按时序分析不同时期农业剩余及分配对农业生产经营制度演变的影响,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策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给出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国家为了推行赶超式工业化战略而不得不控制、增加未能满足工业化需求的农业剩余;为了控制农业剩余,国家在控制农村经济中经历了一个从进入到有限退出的过程,因此主导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2017-3-2
-
-
转型中国的大学通识教育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主体内容为五章,包括通识教育理念辨析、通识教育国外模式比较、通识教育国内模式比较、国内通识教育评估和国内通识教育展望。该书既有对通识教育的理念梳理与匡正,也有丰富的比较研究和实证考察,以及对中国通识教育整体改革思路与框架的理论探索,预期成为中国通识教育领域的一本界碑性着作。
2017-3-2
-
-
中国近代大学的现代转型 中文在线 评分
本研究主要探讨在中国大学的百年发展历程中,西方大学理念、模式、课程和社会服务职能在中国的导入、传播和影响,及当时国内高等教育界对此做出的选择、调适及融合创新过程,试图从理论、实践和制度层面体现上述两条线索的冲突、交织和融合,通过多学科、多视角的考察,揭示西方大学导入与中国大学变迁的互动关系及中国近代大学的现代转型。为当下在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建设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一流大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2017-3-2
-
-
中国古典建筑思想四论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虽曰“四论”,却对于影响、决定中国古典建筑内涵与形式的基本理论(气化感应论)和主要学说(如儒、道思想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辨,揭示了传统主要建筑样式(如宫室建筑、礼制建筑和古典园林等)存在、演变的思想文化根源。其中,书中关于风水理论的批判性考察,不落窠臼,既正面回应了风水的科学性质疑,也对于今人正确认识、评价风水术和相关习俗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2017-3-2
-
-
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12月冬季卷)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是围绕“中国深度研究”的论文集。
2017-3-2
-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2012(第六辑)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系“中国网络传播年会”的论文集,本书从定量的角度总结十多年来中国学界关于网络研究成果的内容,内容涉及网络社会,网络法规,网络民主政治,网络伦理道德的学术研究发展动态,以及学术界发展的规模与业界发展之间的关系。
2017-3-2
-
-
中国应用外语研究 Vol.1 No.1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是我国当代最新的对外国语言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外国语言应用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实证研究、实验和调查报告;外语教学模式、方法与外语学科教学改革研究;外语教材教法研究;语言测试学研究;中西方文学文化对比研究;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及其培养模式研究;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论研究;翻译理论和翻译思潮,译介评述及翻译史研究;同时也包括与上述内容有关的书刊评介、新书简介、札记、访谈、报道等。
2017-3-2
-
-
中国近代教育学原理的知识演进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以文本研究为基本方法,试图从文本发展的历史概貌、经典文本解读、各阶段文本发展所达到的成就及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等层面,系统、全面地勾勒中国近代(1899~1948)教育学原理的知识图景,揭示其知识变迁的情境因素及动力机制。
2017-3-2
-
-
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是一部有关中国文学转型(即从古典型向现代型转变)的学术论文集。由二十多篇论文组成,史论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个案分析相结合,勾勒出中国文学嬗变的发展轨迹。
2017-3-2
-
-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生态要素流分析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阐述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热点,并对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生态要素流进行了实证分析。
2017-3-2
-
-
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9月秋季卷)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汇集社会科学领域的名家,其主旨是为了引导中国学者加强对中国本身的理论研究,主题是“重新发现中国”。学者们认为在当下全球化的世界结构中,不仅作为中国社会科学之认识对象的“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话语系统也需要进行重构。
2017-3-2
推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