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5726 个
-
-
基督教、儒家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主要考察了市场经济是如何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形成与发展起来,进入中国后,由于未能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文化深层中找到形上学,未能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生下文化之根,因而在中国不可能形成西方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还考察了由于受到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文化的影响,推动了市场经济的中国化。
2017-3-2
-
-
中国信用卡产业研究与犯罪规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分为产业篇、规制篇和案例篇。在产业篇里,论述了信用卡产业发展概况和风险管理。在规制篇里,论述了信用卡犯罪的立法规制、信用卡犯罪的新趋向等六个问题。在案例篇里,阐述了窃取信用卡信息资料并使用的定性等六个问题。
2017-3-2
-
-
中国企业发展年度报告(2012)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全面阐述了2011年中国企业发展概况,分为6个主题,包括:中国企业竞争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中国企业创新、中国企业成长性、中国企业排名、中国企业发展热点事件,并对企业管理相关学术研究进行了总结。书中深入剖析了这6个主题,分析了大量典型案例,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017-3-2
-
-
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是媒介经济与管理前沿论丛。本书探讨了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出战略构想,本书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适合媒体从业人员和专家、学者参考、阅读。
2017-3-2
-
-
国际收支阶段论与中国对外竞争力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用国际收支阶段论来研究中国的对外竞争力,从考察国际收支结构及影响因素去分析对外竞争力,将理论与实证分析方法相结合来研究中国对外竞争力,提出了基于国际收支框架的中国对外经济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2017-3-2
-
-
城市化、国家建设与当代中国农民公民权问题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本身经历了从总体受限到迅速推进再到持续发展的深刻转变过程。与此相应,农民的公民权问题也经历了从受到遮蔽到逐渐显现再到日益凸显的转变。在上述过程中,中国城市化的实质是什么?中国农民的公民权问题为何会从遮蔽向凸显转变?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和深层逻辑如何?本书力图从城市化、国家建设和公民权变迁相互关系的角度客观地描述并解释这一过程。
2017-3-2
-
-
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随着中国经济向纵深发展,在相互竞争中寻求合作正日益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治理区域公共问题的重要行为取向。从现实来看,地方政府合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区域公共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而独特的作用。面对这一现象,我们该如何解释地方政府合作所具有的这种工具性价值?在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地方政府间的横向权力关系是怎样的?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何影响?资源的跨行政区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书旨在从行政权力的视角来描述和解释这些问题。
2017-3-2
-
-
外国诗歌的翻译与中国现代新诗的文体建构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在突破“启蒙/革命”、“传统/现代”或“域外/境内”等二元研究模式的基础上,重在探讨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文体建构的正面意义;呈现中国新诗文体演变与现代转型的基本轨迹与本真面貌;展示在不同历史时期重要诗人与译者的生命意识、精神世界、文化资源以及译诗文体选择与中国新诗文体建构之间极为密切的各种潜隐关系;揭示在殊异的时代语境中新诗对译诗的文体诉求或译诗对中国新诗不可规避的文体影响,从而阐明译诗对新诗文体影响的合法性以及二者不可辩驳的艺术和现实关联。
2017-3-2
-
-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中国化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随着各种人权理论的碰撞交锋,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研究人权问题已成为当下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误读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状况的误判,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时期内,人权建设曾走过不少弯路。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与中国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本书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历程为视角,系统回顾、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指导下推动中国人权发展的光辉历程:从1978—1991年,这是在探索中寻求
2017-3-2
-
-
中国共产党转型与中国的变迁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梳理并评析了海外学者有关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变迁的研究成果。一是介绍海外学者对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变迁的基本观点与态度,例如,在海外学者看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有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于中国政治改革和整体的社会变迁意味着什么?二是作者对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和评析,同时探寻它们的现实意义,分析其相关研究的背后是否存在着共同的理论预设,有无合理性,存在哪些不足。
2017-3-2
-
-
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研究探讨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问题。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就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与工具进行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及对策,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2017-3-2
推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