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系统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5726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主要论述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做了细致深入的梳理。是广播电视专业学生的基础教材。

2017-3-2

收藏

一号工程:中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开启记事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收入了一篇纪实性忆述,概括记录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的提出与实施,以及如何发展成为全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的背景与实践行动,还收入了当时提出和实施“村村通”的两篇调研报告、指导全国“村村通”工程建设的主要文件、在“村村通”工作部署和现场会上的讲话记录稿,以及三篇新闻报道。

2017-3-2

收藏

对话:中国网络电视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采用采访对话形式,共收录28篇访谈,内容涉及视频网站的办站理念、网站定位、受众策略、内容风格、投资战略、运营管理、行业合作以及新旧媒体融合等诸多方面,提供了来自视频行业一线运营者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

2017-3-2

收藏

中国数字电视报告 2005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数字电视发展脉络、现状、趋势;中国数字电视试点进展综述;中国数字电视发展模式分析;佛山市数字电视运营个案;付费频道基本情况综述等。

2017-3-2

收藏

中国电视艺术美育功能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电视艺术美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电视艺术美育功能谈起,用翔实的调查数据和一手资料,重点分析了现代电视重娱乐轻教化功能的现状。

2017-3-2

收藏

中国·日本·韩国大学生性向词汇比较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运用对比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对汉语、日语、汉语三种语言中的性别词汇的特点进行比较,详细讲述了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大学生关于性别词汇的应用状况,有理论分析,有实践调查。

2017-3-2

收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一名美国留学生与其中国同学的对话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是一本采访稿文集。作者通过多年与在中国留学的美国学生的实际接触和交流,采访美国学生心目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印象,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进行了解读。书中同时也向大家展示了中美两国青年在该问题理解上的差异。

2017-3-2

收藏

中国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案例集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选、用、育、留等多个环节和卫生人才服务的多个领域,该案例集共采集了24个案例,内容包括公共人才服务机构战略规划、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卫生管理人员胜任力评价、医院绩效管理和激励、医师多点执业、高层次人才引进、护理人才优化配置等。

2017-3-2

收藏

中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着眼于广播电视传播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建构和提升,在介绍西方的发达国家广播电视国际传播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的现状,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和原因,并概括归纳了我国广播电视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2017-3-2

收藏

全球化的影像旅行: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阐述了抵抗力弱小的,说明其自身适用性差,被摧毁的成分多,淘汰得也最快;而抵抗力强的,就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通过时代的传承,构成中国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成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的主要传播内容。

2017-3-2

收藏

众妙之门:中国互联网事件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回顾总结了中国互联网公共事件18年的发展历程,对个案事件进行了事件与社会、媒体、技术和观念之间的多关系分析,提出了“信息羊”、“事件与观念互塑”、“个人性与公共性共构”等观点;同时,在分析互联网多元价值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未来网络公民社会进行了探讨。

2017-3-2

收藏

中国农村类报纸转型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首先将《南方农村报》和中国农字类报纸的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并对现状进行充分考察。书中联系农村报转型之艰难,提出一连串值得思考的问题,包括:中国传媒业中这一独特报种“弱质”的根源何在,农村类报纸有没有可能通过转型实现“中兴”,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语境中和国家实施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框架内,农村类报纸如何转型等等,作者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2017-3-2

收藏

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对当代中国的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通讯社等主要媒体和机构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通过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数据,探索当代中国大众媒体的发展变化和未来走向。全书共分为六章,包括:当代中国新闻指导思想、大众传媒管理体系与规制、中国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媒介素养的措施等。

2017-3-2

收藏

中国健康传播研究:基于政府卫生部门的考察与分析 中文在线 评分

健康传播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并在80年代成为一个专业化的研究领域,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世纪80年代,健康传播概念传入我国,并逐步受到广泛认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教以及2003年的“非典”大大推动了健康传播的研究和实践。本书结合我国卫生宣传实践,从健康传播的角度对我国卫生部门的健康传播状况进行考察、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

2017-3-2

收藏

中国古代鬼戏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以古代戏曲典籍所收录的宋元明清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成熟鬼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三个问题:鬼戏中不变的情感内核是什么;鬼戏形态不断变化的动力和规律是什么;鬼魂角色是如何变迁的,舞台风貌如何。

2017-3-2

收藏

推荐资源

  • (十)

    “人之初,性本善”,儿时的学过的三字经至今还记忆犹新,可“善”的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产生极大地影响,我们该怎样充分的应用“善”这个字呢?在本期节目中,桑郁博士将继续用他非凡的人生阅历为我们解答。

  • 利基战略(二)

    康荣平基于20多年的后发战略思考,5年多的企业调查研究,就冠军企业的成功之道提供了明确的答案--利基战略:中国企业要在全球竞争环境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必须找到某个狭窄的业务领域--利基业务;必须通过建造竞争壁垒,不断扩展地域市场范围,逐步巩固自己的根据地。最终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单项冠军--利基目标。提出的利基战略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整套在“做什么”和“怎么做”两个层面实现差别化的思路和方法。本讲座有两大特点:一是专门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既不谈一般性的抽象问题,也不谈启发性的外国问题,而是提供中国企业选择、设计和实施利基战略的思路和方法;二是多年积累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是融合古今中外的战略思想,实现“知行合一”的创新。因此是追求战略创新的中国企业战略决策人士的法宝。

  • 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

    一段三年的婚外情,让33岁的女人难以自拔,真挚情感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被骗的伤痛,渴望解脱却无法平衡心态的她,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 等待绽放

    本书记录了一位母亲陪儿子备战高考200多天的心路历程,记述的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孩子,在基础相当薄弱的情况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奋勇直追,实现高考最后一个月的完美冲刺,最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理想大学的故事。本书展现了高考给考生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同时也提出了如何缓解压力、克服焦躁、跨越心理障碍的科学方法,无论对考生还是家长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合唱与老年健康

    本书介绍了合唱与老年健康的关系。分为探索、体验、足迹、思源、附录等五个部分,介绍了合唱与老年健康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可作为广大老年人开展合唱活动的参考书籍。

  • 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美国消化医师协会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手册

    这是一本克罗恩病的病患手册,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和轻松的故事,将克罗恩病的治疗注意等内容涵进,适合此类疾病的患者、家属及相关的年轻医务人员阅读,也适合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做参考阅读,消化内科患者及其家属,尤其针对克罗恩病患者及其家属,相关医务人员也可以从中获取知识。

  • DITA数字出版技术

    数字内容出版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业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发展而逐步普及到多种阅读终端。目前数字内容出版物的展示终端日益丰富,产业服务链趋于完善,技术不断革新,成为出版业界新的增长点,得到出版从业人员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本书围绕DITA数字出版技术标准展开,详细介绍了DITA标准的设计思想和体系架构,给出DITA标准中主题、映射、领域专门化、样式渲染等方面的详细分析。

  • WTO与中国教育(五)

    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加入WTO,是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一个应对。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莅临西安,在WTO与中国教育发展论坛上,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入世后面临的机遇与对应的思考。21世纪,教育从社会的边缘已经走进社会的中心。教育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而大学教育也就越来越重要。章新胜副部长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库,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库,大学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实验室,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大学是人类新文明的重要的标志。

  • 彼岸回眸

    本书作者旅居旧金山后对自己过去近50年的人生进行梳理,追怀曾经璀灿的往事,以期给晚年送来一丝慰藉,这就是“述心”篇,“感世”篇则是作者对美国,特别是在美华人的精神情态的认识。

  • 济南(六)

    中国是一个长城之国,有着十分悠久的修筑长城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秦长城的建造。但中国最早的长城,却要比这还早三百多年。这就是春秋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自西向东修筑的齐长城。济南人对造型艺术有着特殊的偏爱,齐长城就可以说是一件庞大的艺术品,而王天明的篆刻又是另一个极端,它挑战的是人类细微感知的极限。这就是每个字长宽只有零点一毫米的微型书法,钢笔写出的每一划都要比这个字还要宽,在欧洲巡回展出时专家评价在这上面人类的敏感以及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达到了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