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5726 个
-
-
来自东方的他者——中国古诗在20世纪美国诗学建构中的作用 电子图书 评分
关于美国现代诗歌和中国的关系,数十年来研究者不乏其人。作者另辟蹊径,凭着对中国诗词的深厚修养,选择将相当部分的注意力去关注汉诗以及汉字作为事物,在美国诗学平台上的出现和存活,并试图提供多个通道,让读者可以进入并且退出这关键的一百年,使得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017-4-12
-
-
行观中国——日本使节眼中的明代社会 电子图书 评分
十五六世纪,日本曾向明朝派出以沟通两国之间的官方贸易为目的的朝贡使节。在此期间,部分使节以日记、绘画或者诗文的形式,记录下了他们在中国的经历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观感。本书以这些作品中的佼佼者——策彦周良的出使日记《初渡集》为中心,辅以中国的政书、方志、游记和文人笔记等。对通过日本遣明使的活动所折射出来的
2017-4-12
-
-
从排斥到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主要社会思潮的认识和态度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由九大部分构成,包括:导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思潮认识和态度的历史背景、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和态度、对中国自由主义的认识和态度、对文化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思潮的认识和态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思潮的认识和态度与党的先进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主要思潮认识和态度的
2017-4-12
-
-
中值市场杠杆融资——专为中国同行介绍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将向中国读者简要介绍美国金融市场中杠杆金融市场的债务工具及其市场运作情况,主要内容源于作者在美国从事股权投资和杠杆融资的实践经验和长期观察,基本反映了美国最新的市场发展状况,旨在为中国读者提供管窥美国杠杆融资债务工具及其市场运作的捷径。
2017-4-12
-
-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首先从理论上对我国社会转型和社会保障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明确了社会转型的实质是利益的重大调整,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的利益调整方式,从而奠定了全书的论证基础。进而,本书对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分五个专题进行研究,即我国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军人
2017-4-12
-
-
寻访戏剧之源——中国戏剧发生研究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对中国戏剧起源,从宗教、艺术等角度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对中国早期原始社会、商周奴隶制社会和秦汉封建社会的中国“早期戏剧”做了深入的解读和阐述,对人民认识中国戏剧起源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2017-4-12
-
-
中国传统游戏研究——游戏与教育关系的历史解读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为“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丛书”之一,本书以各种文艺作品中的游戏史料为线索并结合其他史料来对游戏展开研究。从社会学、文化学和教育视野出发,整体地看待游戏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详细叙述了智力游戏及技艺性游戏在每个阶段的具体的发展形态,并分析了游戏道德性的变迁及教育家的游戏观。
2017-4-12
-
-
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实证研究:经济机制与公共政策 电子图书 评分
代际收入流动性(IntergenerationalIncomeMobility)指子代在收入分布中所处地位相对于父代的变动情况。适度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具有公平和效率方面的双重意义。本书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对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经济学探讨,以期通过对其整体趋势和内在机制的分析,提出改善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公共政策建议。
2017-4-12
-
-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文要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学科要素与基础研究入手,汇集了相关研究论文十余篇,确立与阐释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对象、任务、方法、理论主线、核心范畴与基本架构,总结与概括了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历史节点与发展趋向,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原创性拓展与中国式探索,是现代管理学中新颖的“中国理论”与
2017-4-12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难点解析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为配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教学,对近现代史上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包括学生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回答。全书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即:第一部分是中国近现代史诸问题;第二部分是近代中国重要人物思想;第三部分是中国特色现代化问题;第四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五部分是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
2017-4-12
-
-
中国北方民歌合唱曲集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稿是一部中国北方民歌合唱曲集,挑选了长江以北的13个省区脍炙人口的具有思想性、艺术性、适于合唱形式来演唱的23首民歌,其中山西民歌9首,其他为陕西、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区风土人情的民歌。
2017-4-12
-
-
中国货币政策绩效研究——基于社会福利角度的考察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在增进社会公众福利、维护宏观经济稳定上应尽的贡献和绩效,通过理论建模与最优化求解过程,提供了两种度量我国货币政策绩效的思路,进一步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优选择问题展开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
2017-4-12
推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