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系统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5726

行观中国——日本使节眼中的明代社会 电子图书 评分

十五六世纪,日本曾向明朝派出以沟通两国之间的官方贸易为目的的朝贡使节。在此期间,部分使节以日记、绘画或者诗文的形式,记录下了他们在中国的经历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观感。本书以这些作品中的佼佼者——策彦周良的出使日记《初渡集》为中心,辅以中国的政书、方志、游记和文人笔记等。对通过日本遣明使的活动所折射出来的

2017-4-12

收藏

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国价值观建设 电子图书 评分

在中国社会转型并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价值观的冲突与变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的思想文化现象,国家和个体的价值观建设事关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质量和动力,事关国内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际社会的认同。当前国内社会出现的诸多矛盾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多重误读,与我们在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模糊性与滞后性具有较大关联。现代性

2017-4-12

收藏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首先从理论上对我国社会转型和社会保障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明确了社会转型的实质是利益的重大调整,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的利益调整方式,从而奠定了全书的论证基础。进而,本书对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分五个专题进行研究,即我国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军人

2017-4-12

收藏

中国公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研究——以A大学为例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借鉴世界各国公立大学治理结构的经验,运用公司治理、政府治理和非营利组织治理的一般原理,提出了中国公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般分析框架:首先,在明晰产权结构的基础上确立法人治理结构;第二,进一步明晰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结构有两个关键,一是内部权力配置,二是内部运行机制。

2017-4-12

收藏

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13)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梳理和评介2012年全国特别是高校新闻传播学科科学研究概况和成果,向人们鸟瞰式地展示过去一年中国(以大陆地区高校为主)新闻传播学科科学研究全貌,包括这一年的研究重点与热点,主要研究领域,重要代表性论文及观点,重要学术会议和公开出版的著作及教材。

2017-4-12

收藏

精神中国:1976年以后的文学求索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是2011年于香港城市大学召开的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合集。全书以“精神中国”为主题,共包含十七篇论文,分为“通体的图景”和“个体的审视”两大部分,深入探讨了近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文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2017-4-12

收藏

中国传统尊师风俗研究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为“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力图通过对尊师风俗的研究来加深对中国教育的认识,力图从尊师风俗的本身出发,探讨尊师风俗的变迁轨迹,考察尊师风俗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从而勾画出我国尊师风俗的流变、特点。

2017-4-12

收藏

中国北方民歌合唱曲集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稿是一部中国北方民歌合唱曲集,挑选了长江以北的13个省区脍炙人口的具有思想性、艺术性、适于合唱形式来演唱的23首民歌,其中山西民歌9首,其他为陕西、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区风土人情的民歌。

2017-4-12

收藏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为《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之清代卷,将在梳理各种史书、地方志、文集等资料的基础上,对清代本部行省及藩部的行政区划与变迁,进行深入系统的阐述。

2017-4-12

收藏

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研究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选取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且以创新性和成长性为特色的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作为样本,将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研究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既有严谨的科学论证,也有规范的案例研究,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2017-4-12

收藏

寻访戏剧之源——中国戏剧发生研究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对中国戏剧起源,从宗教、艺术等角度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对中国早期原始社会、商周奴隶制社会和秦汉封建社会的中国“早期戏剧”做了深入的解读和阐述,对人民认识中国戏剧起源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2017-4-12

收藏

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以统一战线为视角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和推动国家建设,首先是它赋予大国一个中心力量,其次,它保持这个中心力量发挥有效的作用,而中心力量的保持与作用发挥基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的战略。所以,统一战线解决的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问题,同时,在客观上也解决了中国国家建设的问题。

2017-4-12

收藏

中国文化英语教程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共12单元,每单元含两篇选自英语经典名著的课文,从不同视角讨论中国文化的形成因素、发展过程等,着重探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如地理、历史、哲学、宗教、教育和科学等,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文化,并强调中国文化长久以来对世界的影响。同时,每单元后均设计相应的练习,包括导入部分的讨论题、文

2017-4-12

收藏

情商中国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为作者多年来对经商文化、哲学的思考,着重探索公平、平等与人的情感、情绪上的联系,以及这一逻辑在文化上的渊源和表现。本书分五章:包括公平、情感、商人、管理以及社会等主要章节。不追求过于艰深的学理,而注重理论的通俗化表达。

2017-4-12

收藏

中国的诞生 电子图书 评分

龙凤崇拜是中国诞生的父精母血,中国文化的起源机理是分居于华北平原东西部地区的龙凤族群在共同开发华北平原过程中所发生的历史性相遇。从史前到夏商,社会生活的主要任务是发明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技术,这个时代因此可以称为农业文明的技术化时代。从西周开始,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稳定的建立与巩固秩序,对这个问

2017-4-12

收藏

推荐资源

  • (十)

    “人之初,性本善”,儿时的学过的三字经至今还记忆犹新,可“善”的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产生极大地影响,我们该怎样充分的应用“善”这个字呢?在本期节目中,桑郁博士将继续用他非凡的人生阅历为我们解答。

  • 利基战略(二)

    康荣平基于20多年的后发战略思考,5年多的企业调查研究,就冠军企业的成功之道提供了明确的答案--利基战略:中国企业要在全球竞争环境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必须找到某个狭窄的业务领域--利基业务;必须通过建造竞争壁垒,不断扩展地域市场范围,逐步巩固自己的根据地。最终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单项冠军--利基目标。提出的利基战略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整套在“做什么”和“怎么做”两个层面实现差别化的思路和方法。本讲座有两大特点:一是专门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既不谈一般性的抽象问题,也不谈启发性的外国问题,而是提供中国企业选择、设计和实施利基战略的思路和方法;二是多年积累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是融合古今中外的战略思想,实现“知行合一”的创新。因此是追求战略创新的中国企业战略决策人士的法宝。

  • 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

    一段三年的婚外情,让33岁的女人难以自拔,真挚情感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被骗的伤痛,渴望解脱却无法平衡心态的她,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 等待绽放

    本书记录了一位母亲陪儿子备战高考200多天的心路历程,记述的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孩子,在基础相当薄弱的情况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奋勇直追,实现高考最后一个月的完美冲刺,最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理想大学的故事。本书展现了高考给考生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同时也提出了如何缓解压力、克服焦躁、跨越心理障碍的科学方法,无论对考生还是家长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合唱与老年健康

    本书介绍了合唱与老年健康的关系。分为探索、体验、足迹、思源、附录等五个部分,介绍了合唱与老年健康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可作为广大老年人开展合唱活动的参考书籍。

  • 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美国消化医师协会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手册

    这是一本克罗恩病的病患手册,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和轻松的故事,将克罗恩病的治疗注意等内容涵进,适合此类疾病的患者、家属及相关的年轻医务人员阅读,也适合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做参考阅读,消化内科患者及其家属,尤其针对克罗恩病患者及其家属,相关医务人员也可以从中获取知识。

  • DITA数字出版技术

    数字内容出版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业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发展而逐步普及到多种阅读终端。目前数字内容出版物的展示终端日益丰富,产业服务链趋于完善,技术不断革新,成为出版业界新的增长点,得到出版从业人员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本书围绕DITA数字出版技术标准展开,详细介绍了DITA标准的设计思想和体系架构,给出DITA标准中主题、映射、领域专门化、样式渲染等方面的详细分析。

  • WTO与中国教育(五)

    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加入WTO,是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一个应对。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莅临西安,在WTO与中国教育发展论坛上,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入世后面临的机遇与对应的思考。21世纪,教育从社会的边缘已经走进社会的中心。教育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而大学教育也就越来越重要。章新胜副部长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库,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库,大学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实验室,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大学是人类新文明的重要的标志。

  • 彼岸回眸

    本书作者旅居旧金山后对自己过去近50年的人生进行梳理,追怀曾经璀灿的往事,以期给晚年送来一丝慰藉,这就是“述心”篇,“感世”篇则是作者对美国,特别是在美华人的精神情态的认识。

  • 济南(六)

    中国是一个长城之国,有着十分悠久的修筑长城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秦长城的建造。但中国最早的长城,却要比这还早三百多年。这就是春秋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自西向东修筑的齐长城。济南人对造型艺术有着特殊的偏爱,齐长城就可以说是一件庞大的艺术品,而王天明的篆刻又是另一个极端,它挑战的是人类细微感知的极限。这就是每个字长宽只有零点一毫米的微型书法,钢笔写出的每一划都要比这个字还要宽,在欧洲巡回展出时专家评价在这上面人类的敏感以及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达到了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