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系统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432

中国养生文化衰落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间,中国社会一直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榨下,整个民族的经济文化倍受摧残,养生文化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衰落的境况之中。综观这一时期的中国养生文化,理论上多属陈陈相因,出版刊行的著作寥寥无几,总的态势上是处在衰落之中,但在静坐养生和武术气功锻炼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2017-5-23

收藏

竹与中国文化(下)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在中国,有了竹,才有了竹乐器,才有了音乐。相传,古代皇帝指使一个叫伶伦的人定音律,伶伦便去大夏之西从昆仑山南麓取来了竹子,断面节间,长六寸九,吹奏音律优美。从此,中国就有了箫笛等乐器。并且,我国自古生活中的大多用具都不能与竹断开联系,并且食竹更是被很多文人雅士所喜爱。

2017-5-23

收藏

中国除夕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2017-5-23

收藏

中国傩舞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傩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万载傩舞文化分别在潭埠镇的因果村、池西村,还有就是黄矛镇,可以在过年的时候去看看!万载的活化石,希望能传承下去。

2017-5-23

收藏

竹与中国诗画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青青翠竹,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对竹子有感而发,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竹子神话、诗歌、书画,形成了中国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经是我国的一部的诗歌总集,其中就有大量的与竹有关的诗句。有很多古代的名家,都对竹有着特殊的偏爱,且画竹也是很多名家大师所喜爱的。

2017-5-23

收藏

中国扇子文化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扇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产物,在中国已经有了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扇子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以随手可取的植物叶子或动物的羽毛、兽皮等物,进行简单的加工,用来扇风挡雨,这便是扇子的初源。从那个远古时代开始,扇子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一把小小的扇子,与许多历史文化传说结下了不懈之缘:文人墨客以扇子为载客,在扇面上题诗作画,赠送亲朋好友。

2017-5-23

收藏

中国养生文化的起源(下)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养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确切性而言,其萌芽大概只能上溯到殷商时代,从西周开始,养生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儒法道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成为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期间,养生文化各流派各自主张如何?对后世影响最大者为何派?中国养生思想演变规律又是什么?本期《中国养生文化的起源》将带您深刻剖析。

2017-5-23

收藏

解读中国牌坊(下)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牌坊,既不能居家住人,遮风避雨。又不能供佛祭神,祈求福祉,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它钟爱有加,建造了众多的牌坊。其中原因,不但是因为牌坊具有独特壮美的建筑形态,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作用,表达了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建立牌坊也是有极其严格的规格的。

2017-5-23

收藏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唐山老皮影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皮影戏即皮影戏,是中国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区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

2017-5-23

收藏

中国结的文化内涵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结由于年代久远,其历史贯穿于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

2017-5-23

收藏

中国养生文化的起源(上)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养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确切性而言,其萌芽大概只能上溯到殷商时代,从西周开始,养生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儒法道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成为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期间,养生文化各流派各自主张如何?对后世影响最大者为何派?中国养生思想演变规律又是什么?本期《中国养生文化的起源》将带您深刻剖析。

2017-5-23

收藏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陕西老皮影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皮影戏,又称“影戏”或“影子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陕西特色的碗碗腔或弦板腔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秦人气息。而其中尤以陕西皮影最为有名。

2017-5-23

收藏

竹与中国文化(上)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提及文化,人们更多的会想到文字、艺术、科学等。但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地理气候动植物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便是中国的竹。而竹子不仅对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中国的建筑、科技、文化、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2017-5-23

收藏

中国竹刻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的竹刻工艺原来只是被人们认为不务正业的一种手艺,当文人和艺术家与之结合后才被人们所认可。由于竹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气节、隐逸、君子等文化内涵,符合当时知识界的思想需求,因而得到特别的青眯。明朝的嘉定派开创了竹刻结合绘画效果的先河。对后人竹刻方面的发展也是影响深远。

2017-5-23

收藏

中国刺绣(下)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人们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养蚕、缫丝了。随着蚕丝的使用,丝织品的产生与发展,刺绣工艺也逐渐兴起,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中国的刺绣工艺几乎遍于全国,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各具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

2017-5-23

收藏

推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