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系统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432

中国养生文化形成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秦汉至隋唐的千余年间,堪称中国养生文化繁荣的鼎盛期。西汉初年开始,由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大多热衷于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养生文化的兴盛。在西汉产生的众多养生诸作中,最令世人瞩目的要算《黄帝内经》。该书汇集了先秦时期的各种养生观点、并且首次专门从医学角度探讨了养生问题。东汉以后,在《黄帝内经》的引导和带动下,中医养生学日趋繁荣。这一时期很多著名的医学家都长于养生,其中又以张仲景和华佗为影响之最。

2017-5-23

收藏

中国养生文化的起源(下)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养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确切性而言,其萌芽大概只能上溯到殷商时代,从西周开始,养生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儒法道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成为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期间,养生文化各流派各自主张如何?对后世影响最大者为何派?中国养生思想演变规律又是什么?本期《中国养生文化的起源》将带您深刻剖析。

2017-5-23

收藏

中国秦汉服饰(下)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秦汉时期,男子以袍为贵。袍服属汉族服装古制,秦始皇在位时,规定官至三品以上者,绿袍、深衣。平民穿白袍,都用绢制作。汉代四百年来,一直用袍作为礼服。袍的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部分收的很小,称之为祛,全袖称之为袂,领口、袖口处绣方格纹等,大襟斜领,衣襟开的很低,领口露出内衣,袍服下摆花饰边缘,或打一排密裥或剪成月牙弯曲之状,并根据下摆形状分成曲裾与直裾。

2017-5-23

收藏

解读中国牌坊(下)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牌坊,既不能居家住人,遮风避雨。又不能供佛祭神,祈求福祉,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它钟爱有加,建造了众多的牌坊。其中原因,不但是因为牌坊具有独特壮美的建筑形态,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作用,表达了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建立牌坊也是有极其严格的规格的。

2017-5-23

收藏

中国上古服饰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最早的服装应该是在劳动中起源的。相传,古时炎帝神农氏的形象是:身着红色襦 ,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东西,小腿着绑腿,头戴鸟羽帽,足踏皮制鞋,手执农具,俨然是一幅农人的画像。而传说中老百姓民头上戴的不是羽毛帽,而是戴尖帽或圆筒高帽。传说中的形象描绘可能是出自对出土文物中某些形象的分析;可是史前毫无记录,确实难以置信,所以也可能是出于后人的揣度。

2017-5-23

收藏

中国武术南北风格(下)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所有的武术拳种,都视人体生命为一大系统,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训练。而无论南派还是北派,都以和谐为主要武术理念。讲求天人合一与与世无争为善,并且形成了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武德体系。尽管武术门派众多,每个门派也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但武术各家各派都注重武德的修炼。

2017-5-23

收藏

解读中国牌坊(中)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由于各地区民俗风情、经济发达程度、气候情况、建筑材料等条件的不同,牌坊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很不均衡,多有差异。而在牌坊较多的地方,北京多官式,皇家礼制,装饰性牌坊。山东则是多与儒家有关的牌坊。徽州和江浙多是民间旌表,纪念牌坊。按材质分,排放只有三大类,石坊、砖坊和木牌楼。

2017-5-23

收藏

中国刺绣(上)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人们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养蚕、缫丝了。随着蚕丝的使用,丝织品的产生与发展,刺绣工艺也逐渐兴起,据《尚书》记载在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中国的刺绣工艺几乎遍于全国,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各具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

2017-5-23

收藏

中国篆刻艺术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篆刻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从明清流派篆刻算起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高度的艺术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优良的基础。所以篆刻艺术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2017-5-23

收藏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两晋北朝时期,茶才以文化面貌出现。要是说到起源,就要追溯到汉代。茶文化在我国古代影响深远。元朝,北方民族虽然嗜茶,但是对宋人繁琐的茶艺却不耐烦。文人用茶表现自己情节,形成了返璞归真的茶道。

2017-5-23

收藏

中国结的文化内涵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结由于年代久远,其历史贯穿于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

2017-5-23

收藏

中国织锦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织锦工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周代丝织物中出现织锦,花纹五色灿烂,技艺臻于成熟。汉代设有织室、锦署,专门织造织锦,供宫廷享用,出现了中国四大名锦:壮锦、云锦、蜀锦、宋锦。唐代贞观年间窦师伦的对雉、斗羊、翔凤等蜀锦图案,称为绫阳公样。在织造工艺上由经锦改进为纬锦,并出现彩色经纬线由浅入深。

2017-5-23

收藏

中国除夕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2017-5-23

收藏

中国竹刻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的竹刻工艺原来只是被人们认为不务正业的一种手艺,当文人和艺术家与之结合后才被人们所认可。由于竹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气节、隐逸、君子等文化内涵,符合当时知识界的思想需求,因而得到特别的青眯。明朝的嘉定派开创了竹刻结合绘画效果的先河。对后人竹刻方面的发展也是影响深远。

2017-5-23

收藏

中国古乐编钟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发掘,不仅是考古学的一个重大发现,更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因为,发掘的一万余件文物中,有着大量的古代乐器,甚至还有不少人们都已经遗忘的乐器。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五弦琴、排箫等就是这方面的实例。而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最为惊人,总重2.5吨的庞大乐器也向人们展现着它的不凡。

2017-5-23

收藏

推荐资源

  • Transcendant Journey

  • DAVIES, M.: No Time / GERVAIS, A.: Shoot Like a Film Star / STANILAND, A.: Made in China / HOLBROOK, G.: Pep Formula / PALMER, J.: Five (Toca Loca)

  • 发明的故事

    本书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房龙的作品《发明的故事》的中文导读英文版。

  •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本书收录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文件,并在主体法条后附上了近几年的考研真题,方便读者再翻阅时随时自测。同时书中设置了关键知识点速查表、要点提示、关联精选·对比记忆、学法导航、考研前瞻五个栏目,方便读者提高学习的效率。

  • (上)

    “你不给我自由,你让我死呢?你去死,我要把你干掉!”他是个武装到牙齿的斗士; “当我恨你、我讨厌你,我要作弄你!”他是个六亲不认的刺儿头;“想找我佩服的人,我就照镜子”他是个口出狂言的老头;爱他也好 ,恨他也罢,他狂狷依旧,他就是今天的嘉宾,李敖。或许你要问了,他为何如此狂傲呢?那就跟随镜头一起去解读李敖的智慧。

  • NIELSEN, Inga: Voices - Live and Studio Recordings (1952-2007)

  • 大英雄成长小启迪

    本书主要讲古今中外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包括岳飞、郑成功、林则徐、雷锋、刘胡兰、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方志敏、罗盛教、王二小、赵尚志、赵一曼、向警予、杨靖宇、白求恩……。本书包括故事、注音和配图等。故事短小精炼,明白晓畅,适宜小朋友阅读,也适合父母讲给孩子们听。

  • 不必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本书通过很多小故事向人们展现了自信的必要性,不要自卑或自负,也不必让所有都喜欢你,只要做你认为对的,值得做的事就问心无愧了。

  • 走出分销迷局(三)

    有一句广告词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在这样一个讲求多赢的时代,生产企业与销售渠道之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交易关系。要根据消费者消费心理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渠道,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 中级会计资格-经济法-第六章金融证券法律制度(三)

    第六章内容在01、02、03年考试题中所占分值分别为21分、5分、9分。其中考察的重点内容包括:金融机构的分类,票据的法律特征、汇票、本票、支票的法律规定,证券发行及交易的法律规定,证券公司上市收购的形式,禁止证券交易行为,证券公司的设立及分类、外汇管理的内容、人民币的汇率管理、违反外汇管理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