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432 个
-
-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见证者——释永信 见证中国宗教发展(上)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佛教在中国已有2000年历史。据统计,中国有佛教寺院3.3万余座,出家僧尼约20万人,其中藏语系佛教的喇嘛、尼姑约12万人,活佛1700余人,寺院3000余座;巴利语系佛教的比丘、长老近万人,寺院1600余座。道教发源于中国,已有1700多年历史。中国现有道教宫观9000余座,乾道、坤道5万余人。欢迎走进本期节目,一同去领会中国宗教的博大精深。
2017-5-23
-
-
中国古家具明清家具的年代判定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明清家具的鉴定,最重要的内容是确定年代。目前,要准确鉴定明清家具制作的绝对时间尚有困难,但从总体风格、用材、品种、形式、构件造法及花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判明其相对年代还是可行的。接下来,就将为大家介绍明清家具年代判定的相关问题。
2017-5-23
-
-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戒欺匾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古老的胡庆余堂就坐落在美丽的杭州。在中国虽然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中药号,但最有名的被大家公认的只有"两家半"——北京的同仁堂算一家,杭州的胡庆余堂算一家,广东的陈李济算半家。而其中,只有胡庆余堂保留了下来。古朴中隐现着几分神秘,优雅里蕴藏着文化的积淀。
2017-5-23
-
-
中国古家具红木 人见人爱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红木是家具用材的一种。多产于东南亚一带,我国广东、云南有引种栽培。木材心边材区别显明,边材狭,灰白色;心材淡黄红色至赤色,曝露于空气中时久变为紫红色,当然黄花梨、缅甸花梨、鸡翅木等木材的颜色不会呈红色。木材花纹美观,材质坚硬,耐久,为贵重家具及工艺美术品等用材。
2017-5-23
-
-
中国民俗大观——序言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自古就有“入国问禁,入乡随俗”的民间传统,民俗是最贴近身心和生活、并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本视频生动展现了它的形成、延展与传承的演进过程,从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2017-5-23
-
-
中国古家具精品欣赏 床榻类(上)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古典家具是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物质文明的水平以及历史文化特征,因而凝聚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社会性。其选材之精良、设计之精妙、造型之精美、做工之精巧历来被人们视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工艺美术史及古代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际上更享有极高的盛誉。
2017-5-23
-
-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陵墓石刻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陵墓石刻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大型石雕艺术品,被认为具有纪念碑性质,较常见的有石阙、石碑、石雕像等,大多见于陵墓前墓道和墓门的两侧。石阙最初是宫殿门前带有威仪和装饰作用的建筑,两汉之际,逐渐成为王公宅门与陵寝前标志性的建筑装饰品。石碑产生的年代相对较晚。石雕像取得的艺术成就最高,影响也最深远。
2017-5-23
-
-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南京云锦(上)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精美的丝织品而闻名世界。而锦的种类繁多,其中江苏南京云锦、四川成都蜀锦、江苏苏州宋锦并称我国三大名锦。而宋锦和蜀锦已化成了历史的记忆。南京云锦却凭着顽强的生命力,流传至今。云锦一波三折,有暗淡、有辉煌、有沉寂、也有兴盛。经过不断的进步,这块国宝闻名于世,被称为东方瑰宝。
2017-5-23
-
-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见证者——蒲海清 见证西部开发(上)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由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担任组长,原副总理现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副组长。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
2017-5-23
-
-
中国古家具中国紫檀博物馆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等。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
2017-5-23
-
-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见证者——韩三平 见证中国电影三十年(上)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粉碎四人帮后,电影事业获得发展。1977年电影生产开始复苏,1980~1984年平均年产量达120部左右,每年观众人次平均在250亿左右,中国电影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2010年,中国电影年产量高达500余部,全年总票房超过100亿人民币。
2017-5-23
-
-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南京云锦(下)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南京云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南京云锦主要的生产工具是大花楼木质提花机,这种工具是生产皇室贡品的专用工具。织时,由上下两人配合完成,即使非常熟练,一天也只能织出5厘米左右,故有寸锦寸金之称。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的瑰宝,也走上了国际时装的舞台,更是让更多地人了解了它。
2017-5-23
-
-
中国古家具古越大地上的床文化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坐落在越都大地上的古都绍兴从秦汉时期开始到明清时期,一直都是中国南方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历代名人荟萃、人杰地灵,勾践卧薪尝胆,陆游挥洒诗情。同时绍兴的床文化也是一部绍兴历史的浓缩反应。接下来,就将为大家介绍古越大地上的床文化。
2017-5-23
-
-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汉代画像石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汉代画像石刻是我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被誉为敦煌前的敦煌,汉代画像石刻多出土于汉代墓葬的石壁上。石刻题材丰富、雕刻古朴,以浮雕和线刻为主,内容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车骑出行和舞月百戏等。
2017-5-23
推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