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432 个
-
-
中国古家具民间藏家 骆东及其藏品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古典家具是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物质文明的水平以及历史文化特征,因而凝聚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社会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古家具的手收藏。接下来,我们就将为大家介绍一位民间藏家:骆东和他的藏品。
2017-5-23
-
-
中国古家具精品欣赏 桌案类(中)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桌案类花样繁多:炕桌、炕几、炕案;香几;酒桌、半桌;方桌;条几、条案;书桌、书案、画桌、画案;其它桌案等多不胜数。像炕桌很明确就是放在炕或床的中间;而符炕几、炕案由于较窄通常放在炕或床的两侧端。香几因承置香炉而得名,不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香几多居中放置,应面面都可欣赏较佳。这些桌案类家具不仅可以倚靠凭伏,而且可以承托各种器物,依其结构的不同,分别称之为桌或案。
2017-5-23
-
-
中国古家具古家具的尊严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中国古代家具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笨拙而神秘的商周家具、浪漫而神奇的春秋战国家具,婉雅而秀逸的魏晋南北朝家具、华丽而润妍的隋唐五代家具、简洁而隽秀的宋地家具,还是古雅而精美的明式家具、清式家具,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017-5-23
-
-
中国古家具龙‘游’古家具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走进上海老街,您仿佛回到了100年前上海的繁华集市。这条豫园商业旅游区内风格独具的,集旅游观光、购物消费、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特色街,历史上曾以庙前大街为名,汇集了一批上海最早的钱庄、金店、银楼、酒肆、茶馆、戏楼、商行,一直是连接十六铺(小东门)和城隍庙、豫园地区的人流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沿街人文景观使其拥有丰富的商业文化底蕴。
2017-5-23
-
-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见证者——杨利伟 见证中国载人航天(上)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2017-5-23
-
-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名联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无锡东林书院,由北宋著名学者杨时创建并讲学。岁月流逝,沧桑沉浮。东林建筑屡毁屡建,东林文化,经久不衰。在东林书院有一副家喻户晓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反映了那个年代莘莘学子不仅刻苦读书,更是在读书时还挂念着国家大事。
2017-5-23
-
-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骆驼担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博物馆起源于对珍品的收藏,这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和财富的象征。博物馆藏品的真实性、权威性极高。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遗产可谓藏之不尽。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征集、整理、保存了大量稀世之珍。每家博物馆都把最重要的、最珍贵的文物作为镇馆之宝,它们很多都是难得一见的世界级的无价之宝。
2017-5-23
-
-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九龙大宫扇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九龙”大宫扇的制成是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专家的创新成果,它集多种名名贵材料为一体,又集多种精湛工艺于一身,是我国制扇史上堪称最大的檀香、沉香、紫檀雕刻宫扇。其用材之贵,造型之美,工艺之精,气势之大,都是苏州工艺美术史,乃至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所罕见的。从“九龙”大宫扇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腾飞猛进的进取精神。
2017-5-23
-
-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老戏台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薛福成,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外交家和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薛福成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健康路西侧,始建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至1894年(光绪二十年),被誉为“江南第一豪宅”。而在豪宅中亦有一奇,就是家中的老戏台。
2017-5-23
-
-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见证者——周成刚 见证民营教育(上)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在中关村,这个寸土寸金的黄金地理位置,高楼大厦林立,有一座9层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格外引人注目。然而就在十几年前,新东方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一张破桌子,两把破椅子,在租来的中关村第二小学的一间平房,新东方开始招生了,为了招来学生,俞敏洪出门,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的贴小广告,慢慢吸引人过来,到现在全国连锁,让我们一起去揭开它成功的秘密。
2017-5-23
-
-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南京云锦(下)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南京云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南京云锦主要的生产工具是大花楼木质提花机,这种工具是生产皇室贡品的专用工具。织时,由上下两人配合完成,即使非常熟练,一天也只能织出5厘米左右,故有寸锦寸金之称。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的瑰宝,也走上了国际时装的舞台,更是让更多地人了解了它。
2017-5-23
-
-
中国古家具中国紫檀博物馆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等。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
2017-5-23
-
-
中国博物馆镇馆之宝--瘗鹤铭(上)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焦山碑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焦山早在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就修建了宝墨轩收藏了碑刻, 开启了焦山收藏碑刻的先河,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而焦山最早的石刻源于六朝的著名的摩崖石刻,被誉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
2017-5-23
-
-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见证者——李灏 见证深圳特区(上) 文化艺术专题 评分
深圳——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1980年8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深圳经济特区,随后又在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建立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深圳经济特区一直发挥着“试验田”的作用,创下了物价改革、企业产权转让、住房制度改革等众多个“中国第一”。 2007年,深圳人均GDP达到10628美元,成为内地首个人均GDP过万美元的城市。
2017-5-23
推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