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系统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767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文集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60周年院庆文集,遴选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六十周年以来九十一位教授的代表性文章,结合成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2017-4-12

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史(1950-2010)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60周年庆典出版物。本书回顾了人大法学院60年来的光辉历史,包括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参加国家立法司法咨询活动等情况。

2017-4-12

收藏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围绕着全国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基于作者20多年的思考和研究,阐述了新中国历届领导人是如何创建、巩固、完善、发展中国国家基本制度的,并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客观评价、有序推进、科学评估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书中运用大量翔实准确的数据和资料,分析了政府与市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中央与地方

2017-4-12

收藏

中国之路(1978-2008)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系统分析了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2017-4-12

收藏

中国政党学说文献汇编(第一卷)——借用与幻灭(1894.11-1914.3)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以政党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按照中国近代政党学说发展的基本情况,收录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各政党及思想家的重要文献,并对其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所反映出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说明,结合中外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探索其思想渊源分析其基本特征,揭示其发展趋向。

2017-4-12

收藏

中国的抉择: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从中国的立场出发,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1、从外交、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2、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为何符合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利益?3、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介绍和谐世界的理念,并介绍中国在一系列国际

2017-4-12

收藏

2006-2007年度中国法学研究报告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对中国法学各学科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与概述。

2017-4-12

收藏

中国发展报告(2015) 电子图书 评分

是对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考,也记录了“中国发展指数(2014)”和“中国发展信心调查(2014)”的主要结果。虽然中国发展指数正增长趋势的特征,折射出我国社会经济综合水平稳步发展的客观事实,但是,在反映民众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主观看法的中国发展信心调查(2014)中,我们也看到在2014年我国民众对环保

2017-4-12

收藏

中国流通改革:批发业衰落与崛起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对我国30年来批发商品流通问题进行了概况性探讨。

2017-4-12

收藏

挑战、变革与提升: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研究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从媒介融合与引导、广播电视舆论引导现状分析、媒介融合给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媒介融合背景下提升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的策略分析几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的现状,并提出了宝贵的参考意见和可资遵循的未来发展道路。

2017-4-12

收藏

中国上市公司人力资本竞争力审计报告(2015) 电子图书 评分

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导论,主要是界定报告中采用的相关概念,介绍研究使用的数据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第2-4章,是对2011年A股上市公司市场总体人力资本及高管团队人力资本状况的分析,分别衡量了A股主板、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本竞争力;第三部分是第5-7章,是对特定行业上市公

2017-4-12

收藏

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留学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 电子图书 评分

中国现代经济学的演变方式有别于西方的诱致性变迁方式,它不是从中国古代传统经济和经济思想中“内生”的,而是从西方舶来的,是一种典型的移植型变迁,是移植西方经济思想文明的结果。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中国近代留学生在国外所完成的,以经济学及工商管理类为主的博士论文,以及在国外经济管理类期刊所发表的学术

2017-4-12

收藏

双赢的未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从世界经济增长、国际经济秩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多个角度全面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经验,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努力解释了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的大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分析了世界经济发展过

2017-4-12

收藏

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按照长时段理论,从14世纪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开始一直研究到20世纪30年代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研究的地域集中在湖北麻城。这种“长时段”和小地域的结合使得这本书能挑战一般著作的历史分期,从宏观上透视中国政治社会的变迁,并暗示暴力超越朝代和政权的恒久。作者对麻城地方史的细致研究,还使得本书深化了前人对地方

2017-4-12

收藏

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2012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电子图书 评分

传统德性与传统价值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现代社会的挑战。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社会道德与道德理论也发生的转换。因此,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传统的德性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意义何在?我们是否真的像当代美国著名伦理学家所说的那样,我们是处于“德性之后”的现代社

2017-4-12

收藏

推荐资源

  • (十)

    “人之初,性本善”,儿时的学过的三字经至今还记忆犹新,可“善”的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产生极大地影响,我们该怎样充分的应用“善”这个字呢?在本期节目中,桑郁博士将继续用他非凡的人生阅历为我们解答。

  • 利基战略(二)

    康荣平基于20多年的后发战略思考,5年多的企业调查研究,就冠军企业的成功之道提供了明确的答案--利基战略:中国企业要在全球竞争环境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必须找到某个狭窄的业务领域--利基业务;必须通过建造竞争壁垒,不断扩展地域市场范围,逐步巩固自己的根据地。最终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单项冠军--利基目标。提出的利基战略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整套在“做什么”和“怎么做”两个层面实现差别化的思路和方法。本讲座有两大特点:一是专门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既不谈一般性的抽象问题,也不谈启发性的外国问题,而是提供中国企业选择、设计和实施利基战略的思路和方法;二是多年积累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是融合古今中外的战略思想,实现“知行合一”的创新。因此是追求战略创新的中国企业战略决策人士的法宝。

  • 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

    一段三年的婚外情,让33岁的女人难以自拔,真挚情感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被骗的伤痛,渴望解脱却无法平衡心态的她,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 等待绽放

    本书记录了一位母亲陪儿子备战高考200多天的心路历程,记述的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孩子,在基础相当薄弱的情况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奋勇直追,实现高考最后一个月的完美冲刺,最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理想大学的故事。本书展现了高考给考生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同时也提出了如何缓解压力、克服焦躁、跨越心理障碍的科学方法,无论对考生还是家长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合唱与老年健康

    本书介绍了合唱与老年健康的关系。分为探索、体验、足迹、思源、附录等五个部分,介绍了合唱与老年健康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可作为广大老年人开展合唱活动的参考书籍。

  • 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美国消化医师协会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手册

    这是一本克罗恩病的病患手册,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和轻松的故事,将克罗恩病的治疗注意等内容涵进,适合此类疾病的患者、家属及相关的年轻医务人员阅读,也适合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做参考阅读,消化内科患者及其家属,尤其针对克罗恩病患者及其家属,相关医务人员也可以从中获取知识。

  • DITA数字出版技术

    数字内容出版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业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发展而逐步普及到多种阅读终端。目前数字内容出版物的展示终端日益丰富,产业服务链趋于完善,技术不断革新,成为出版业界新的增长点,得到出版从业人员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本书围绕DITA数字出版技术标准展开,详细介绍了DITA标准的设计思想和体系架构,给出DITA标准中主题、映射、领域专门化、样式渲染等方面的详细分析。

  • WTO与中国教育(五)

    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加入WTO,是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一个应对。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莅临西安,在WTO与中国教育发展论坛上,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入世后面临的机遇与对应的思考。21世纪,教育从社会的边缘已经走进社会的中心。教育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而大学教育也就越来越重要。章新胜副部长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库,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库,大学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实验室,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大学是人类新文明的重要的标志。

  • 彼岸回眸

    本书作者旅居旧金山后对自己过去近50年的人生进行梳理,追怀曾经璀灿的往事,以期给晚年送来一丝慰藉,这就是“述心”篇,“感世”篇则是作者对美国,特别是在美华人的精神情态的认识。

  • 济南(六)

    中国是一个长城之国,有着十分悠久的修筑长城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秦长城的建造。但中国最早的长城,却要比这还早三百多年。这就是春秋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自西向东修筑的齐长城。济南人对造型艺术有着特殊的偏爱,齐长城就可以说是一件庞大的艺术品,而王天明的篆刻又是另一个极端,它挑战的是人类细微感知的极限。这就是每个字长宽只有零点一毫米的微型书法,钢笔写出的每一划都要比这个字还要宽,在欧洲巡回展出时专家评价在这上面人类的敏感以及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达到了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