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7679 个
-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文集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60周年院庆文集,遴选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六十周年以来九十一位教授的代表性文章,结合成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2017-4-12
-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史(1950-2010)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60周年庆典出版物。本书回顾了人大法学院60年来的光辉历史,包括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参加国家立法司法咨询活动等情况。
2017-4-12
-
-
中国之路(1978-2008)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系统分析了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2017-4-12
-
-
中国政党学说文献汇编(第一卷)——借用与幻灭(1894.11-1914.3)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以历史资料为依据,以政党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按照中国近代政党学说发展的基本情况,收录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各政党及思想家的重要文献,并对其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所反映出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说明,结合中外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探索其思想渊源分析其基本特征,揭示其发展趋向。
2017-4-12
-
-
中国的抉择: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从中国的立场出发,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1、从外交、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2、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为何符合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利益?3、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介绍和谐世界的理念,并介绍中国在一系列国际
2017-4-12
-
-
2006-2007年度中国法学研究报告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对中国法学各学科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与概述。
2017-4-12
-
-
中国发展报告(2015) 电子图书 评分
是对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考,也记录了“中国发展指数(2014)”和“中国发展信心调查(2014)”的主要结果。虽然中国发展指数正增长趋势的特征,折射出我国社会经济综合水平稳步发展的客观事实,但是,在反映民众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主观看法的中国发展信心调查(2014)中,我们也看到在2014年我国民众对环保
2017-4-12
-
-
中国流通改革:批发业衰落与崛起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对我国30年来批发商品流通问题进行了概况性探讨。
2017-4-12
-
-
挑战、变革与提升: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研究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从媒介融合与引导、广播电视舆论引导现状分析、媒介融合给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媒介融合背景下提升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的策略分析几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的现状,并提出了宝贵的参考意见和可资遵循的未来发展道路。
2017-4-12
-
-
中国上市公司人力资本竞争力审计报告(2015) 电子图书 评分
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导论,主要是界定报告中采用的相关概念,介绍研究使用的数据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第2-4章,是对2011年A股上市公司市场总体人力资本及高管团队人力资本状况的分析,分别衡量了A股主板、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本竞争力;第三部分是第5-7章,是对特定行业上市公
2017-4-12
-
-
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留学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 电子图书 评分
中国现代经济学的演变方式有别于西方的诱致性变迁方式,它不是从中国古代传统经济和经济思想中“内生”的,而是从西方舶来的,是一种典型的移植型变迁,是移植西方经济思想文明的结果。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中国近代留学生在国外所完成的,以经济学及工商管理类为主的博士论文,以及在国外经济管理类期刊所发表的学术
2017-4-12
-
-
双赢的未来: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经济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从世界经济增长、国际经济秩序、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多个角度全面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经验,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努力解释了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的大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分析了世界经济发展过
2017-4-12
-
-
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 电子图书 评分
本书按照长时段理论,从14世纪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开始一直研究到20世纪30年代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研究的地域集中在湖北麻城。这种“长时段”和小地域的结合使得这本书能挑战一般著作的历史分期,从宏观上透视中国政治社会的变迁,并暗示暴力超越朝代和政权的恒久。作者对麻城地方史的细致研究,还使得本书深化了前人对地方
2017-4-12
-
-
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2012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电子图书 评分
传统德性与传统价值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现代社会的挑战。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社会道德与道德理论也发生的转换。因此,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传统的德性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意义何在?我们是否真的像当代美国著名伦理学家所说的那样,我们是处于“德性之后”的现代社
2017-4-12
推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