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系统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7679

当代中国基层制度个案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共选取了四篇论文,两篇附录,分别从后税费时代的县乡关系与乡村治理问题、以温州“农民造城”为例的市场转型期的“国家-社会双依附模型”、以温州民营经济萌芽为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与地方社会、民营企业中的党组织(“非制度的制度化”)、“争议政治”的行为逻辑(对中国城市业主利益表达的实证分析)、林权纠纷与林农抗争的底层政治研究等方面,开展当代中国基层制度的个案研究。

2017-3-2

收藏

中国管理研究与实践——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获奖者代表成果集(2010)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陈荣秋、吴世农、赵曙明三位获奖者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收入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优秀论文,个别篇章收入代表性著作的主要章节内容。

2017-3-2

收藏

西方大师看中国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主题为“西方大师看中国”。集中编发了约瑟夫·奈、乌尔里希·贝克、马克·沃伦、古德蒙·赫内斯、迈克尔·斯彭斯等来袭不同国家的11位不同学术背景的西方理论大师从不同视角对当下中国的批判性检视。

2017-3-2

收藏

中国近代大学的现代转型 中文在线 评分

本研究主要探讨在中国大学的百年发展历程中,西方大学理念、模式、课程和社会服务职能在中国的导入、传播和影响,及当时国内高等教育界对此做出的选择、调适及融合创新过程,试图从理论、实践和制度层面体现上述两条线索的冲突、交织和融合,通过多学科、多视角的考察,揭示西方大学导入与中国大学变迁的互动关系及中国近代大学的现代转型。为当下在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建设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一流大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2017-3-2

收藏

中国元素与工业设计 中文在线 评分

本教材内容由一个导论和11章构成。导论主要讲中国文化元素的魅力,第1、2、3章由抽象到具体,依次对中国设计文化主要理念和重要典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工业设计中的价值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从第4章到11章,分别对工业设计中的产品类别如家具、纺织品、其他家居产品、家电、数码产品、旅游品、文具等设计领域与中国元素的结合点作详细的阐述,以介绍设计方法、大量的实例为主。

2017-3-2

收藏

中国分析哲学(2010)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是中国分析哲学界的一本年度论文选集。包括逻辑哲学、心灵哲学、语言哲学、道德哲学等部分。能够体现当代中国分析哲学的最高水平和关注点。

2017-3-2

收藏

中国“三农”问题解析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是由黄祖辉教授领衔、20多位教授、博士(后)参与写作的一本农业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述评与应用分析。此书有以下特点:(1)全面性:内容涉及到中国“三农”问题域中几乎所有重大问题;(2)权威性:作者均为其写作内容领域的国内著名专家;(3)实用性:该书对中国“三农”问题诸方面进行理论述评和应用分析,导读性、启示性、权威性显著。可以预见,这将是一本国内近年来少有的农业经济管理领域的学术导引书籍。

2017-3-2

收藏

文化生态视镜中的中国报告文学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分上下两篇,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分析、论述了中国报告文学产生、发展和特点。

2017-3-2

收藏

新中国第一年的中财委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在新中国第一年的财经政策和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中国第一年中财委实践活动的研究,表现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探索,以及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对新国家经济秩序的创立和为经济建设所作的准备。

2017-3-2

收藏

基层中国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集中安排了对当下中国问题进行较有深度研究的主题论文3篇,这3篇长篇论文是中国青年学者对当代中国基层问题进行的专题研究。这3篇论文也是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2010年度“学术工作坊项目”的结项成果,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另外还有对当代中国问题及西方前沿思想的研究论文3篇,西方政治哲学和法律理论方面的学术译文2篇,外加2篇著作序言。

2017-3-2

收藏

根据中国、走向世界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围绕“根据中国、走向世界”集中编发主题论文约15篇、对当下西方经典或前沿思想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论文、书评10~15篇。

2017-3-2

收藏

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中文在线 评分

从1842年的《南京条约》开始,近代中国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本书的研究特点在于,全面检视了不平等条约这一“百年国耻”作为一种话语的历史,揭示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而发挥的不同作用。

2017-3-2

收藏

中国广电产业空间发展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并用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特殊的具有双重政治和经济属性的广播电视的产业发展、产业空间布局的规律性与差异性、产业劳动生产率的空间集聚性、产业效率的空间差异、产业综合竞争力以及广电产业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等进行了多尺度、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并最终提出了应对传媒全球化竞争的对策和中国广电产业的未来发展战略。

2017-3-2

收藏

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里? 中文在线 评分

全球经济萎靡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如何延续以往的辉煌?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里?作者以其长期的研究观察所得睿智地指出,中国未来,必须走向“金融大国”。作者深刻分析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源,积极分析应对策略,探寻中国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之道。

2017-3-2

收藏

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的行动逻辑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以利益集团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利益集团,特别是中国利益集团的特性、发展状况,以及其在公共政策中的利益表达、影响程度等。本书适合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研究等专业的学者、师生,公务员以及对公共政策研究、公共管理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2017-3-2

收藏

推荐资源

  • (十)

    “人之初,性本善”,儿时的学过的三字经至今还记忆犹新,可“善”的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产生极大地影响,我们该怎样充分的应用“善”这个字呢?在本期节目中,桑郁博士将继续用他非凡的人生阅历为我们解答。

  • 利基战略(二)

    康荣平基于20多年的后发战略思考,5年多的企业调查研究,就冠军企业的成功之道提供了明确的答案--利基战略:中国企业要在全球竞争环境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必须找到某个狭窄的业务领域--利基业务;必须通过建造竞争壁垒,不断扩展地域市场范围,逐步巩固自己的根据地。最终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单项冠军--利基目标。提出的利基战略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整套在“做什么”和“怎么做”两个层面实现差别化的思路和方法。本讲座有两大特点:一是专门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既不谈一般性的抽象问题,也不谈启发性的外国问题,而是提供中国企业选择、设计和实施利基战略的思路和方法;二是多年积累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是融合古今中外的战略思想,实现“知行合一”的创新。因此是追求战略创新的中国企业战略决策人士的法宝。

  • 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

    一段三年的婚外情,让33岁的女人难以自拔,真挚情感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被骗的伤痛,渴望解脱却无法平衡心态的她,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 等待绽放

    本书记录了一位母亲陪儿子备战高考200多天的心路历程,记述的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孩子,在基础相当薄弱的情况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奋勇直追,实现高考最后一个月的完美冲刺,最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理想大学的故事。本书展现了高考给考生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同时也提出了如何缓解压力、克服焦躁、跨越心理障碍的科学方法,无论对考生还是家长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合唱与老年健康

    本书介绍了合唱与老年健康的关系。分为探索、体验、足迹、思源、附录等五个部分,介绍了合唱与老年健康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可作为广大老年人开展合唱活动的参考书籍。

  • 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美国消化医师协会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手册

    这是一本克罗恩病的病患手册,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和轻松的故事,将克罗恩病的治疗注意等内容涵进,适合此类疾病的患者、家属及相关的年轻医务人员阅读,也适合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做参考阅读,消化内科患者及其家属,尤其针对克罗恩病患者及其家属,相关医务人员也可以从中获取知识。

  • DITA数字出版技术

    数字内容出版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业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发展而逐步普及到多种阅读终端。目前数字内容出版物的展示终端日益丰富,产业服务链趋于完善,技术不断革新,成为出版业界新的增长点,得到出版从业人员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本书围绕DITA数字出版技术标准展开,详细介绍了DITA标准的设计思想和体系架构,给出DITA标准中主题、映射、领域专门化、样式渲染等方面的详细分析。

  • WTO与中国教育(五)

    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加入WTO,是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一个应对。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莅临西安,在WTO与中国教育发展论坛上,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入世后面临的机遇与对应的思考。21世纪,教育从社会的边缘已经走进社会的中心。教育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而大学教育也就越来越重要。章新胜副部长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库,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库,大学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实验室,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大学是人类新文明的重要的标志。

  • 彼岸回眸

    本书作者旅居旧金山后对自己过去近50年的人生进行梳理,追怀曾经璀灿的往事,以期给晚年送来一丝慰藉,这就是“述心”篇,“感世”篇则是作者对美国,特别是在美华人的精神情态的认识。

  • 济南(六)

    中国是一个长城之国,有着十分悠久的修筑长城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秦长城的建造。但中国最早的长城,却要比这还早三百多年。这就是春秋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自西向东修筑的齐长城。济南人对造型艺术有着特殊的偏爱,齐长城就可以说是一件庞大的艺术品,而王天明的篆刻又是另一个极端,它挑战的是人类细微感知的极限。这就是每个字长宽只有零点一毫米的微型书法,钢笔写出的每一划都要比这个字还要宽,在欧洲巡回展出时专家评价在这上面人类的敏感以及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达到了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