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系统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7679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分六章,从古代的思想文化、典章制度、学术文化、科学和艺术,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突出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对精神文化予以了介绍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主要章节:绪论、第一章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特征、第二章中国古代思想传统、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第四章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第五章中国古代的科学和艺术、第六章中国古代的俗文化等六章构成,每一章中又分四五个小节。

2017-3-2

收藏

中国佛教文化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主要是把佛教作为一种与特定时代及社会相联系的、具有多种表现形态和丰富内涵的文化现象来对待,既注重佛教文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又力求突出重点,重在显示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色。内容主要包括佛教的历史演变、佛教基本教义以及仪轨制度三个方面。

2017-3-2

收藏

中国社会安全网的制度建设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共十五章:在市场转型的过程中,原有的社会安全网往往会出现破裂,从而导致弱势群体遭遇生活水平下降的厄运。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乃是市场转型过程中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之一。

2017-3-2

收藏

中国古代绘画名品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由台湾大学历史系艺术史研究所教授石守谦先生精心策划,于中国传统绘画里精选历代名画百余幅,就作品在美学上、研究上、断代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标准,依照时代分期排列,并参考当前的研究成果为介绍文字加以说明。同时本书也收录了石先生撰著的《中国绘画史研究中的一些陷阱》、《古代史籍中的画史与著录》等文章,对了解中国绘画精粹提供了最佳的导引途径。

2017-3-2

收藏

现代中国通识教育经典文集 中文在线 评分

从国内教育学者、文化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的关于通识教育的既有论文或评论中精选出若干篇章,旨在呈现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史中关于通识教育的叙说模式与实践经验,澄清我国通识教育的历史背景、现实基础、观念状况与发展脉络。

2017-3-2

收藏

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发展史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以现代声乐学科观念为研究出发点,梳理1840~1949年我国近现代声乐艺术从创建到发展的历史轨迹。通过这一特定把握,来俯瞰中国近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理论成就与实践经验,指出其历史存在的局限性,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提供历史参照和经验借鉴。

2017-3-2

收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 中文在线 评分

作为浙江省高等学校德育统编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立足浙江省情和实际,通过回顾浙江发展历程,总结浙江经验,提炼浙江精神,解读浙江模式,剖析浙江现象,以浙江实践论证和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和科学性。一是回顾浙江发展历程,理清浙江发展脉络,回顾浙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所经历的重要发展阶段,以及在各发展阶段上是怎样先发先行,走在前列的。二是总结提炼“浙江经验”,重在总结浙江敢为人先,创造浙江经验、浙江模式、浙江现象、浙江奇迹,率先实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三是阐明浙江改革开

2017-3-2

收藏

中国劳动力市场变迁的产权经济分析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从劳动力产权的内涵与界定谈起,系统地论述了劳动力产权残缺与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变迁,我国劳动力计划配置的特征和弊端,我国劳动力市场变迁的路径选择与内在动力,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整合与城乡统筹就业等问题。

2017-3-2

收藏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评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一个选本,富有自己的特色。全书将现代文学作品分为叙事篇、抒情篇和评论篇三篇,选文以短篇为主,长篇巨制以“存目”方式简要介绍。

2017-3-2

收藏

英释中国传统文化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主要从语言的角度切入,分十二个专题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2017-3-2

收藏

中国古代名人与经济文化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书稿前部分阐述中国名人、古代杰出名人素描,强调人才是国家强弱存亡的根本,忽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利用,不仅是政策失误,实质上是行政犯罪;另外一部分是重要经济文化拾遗等。

2017-3-2

收藏

中国分省人口发展与教育现代化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从人口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人口教育视窗的概念、测度指标、测度方法,界定了教育资源的概念,出了教育资源的度量方法和调配模型;对我国分省人口教育视窗进行了实际测度和聚类分析,分析了人口教育视窗的影响因素。以世界教育现代化进程为背景,量化了全国和分省教育现代化目标、主要指标及教育现代化的时间表,对未来各省教育现代化进程进行了聚类分析。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现代化目标,对全国和各省各级教育在校生规模、教师需求、经费需求进行了预测和聚类分析。提出了基于人口转变和教育转型的教育现代化战略

2017-3-2

收藏

中国红十字运动奠基人沈敦和年谱长编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以年月为序,旨在比较全面、详实地记述清末民初重要的社会活动家、慈善家、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沈敦和(1857~1920,浙江鄞县人)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沈敦和,字仲礼,浙江宁波人,国际上知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专攻政法。回国后曾任金陵同文馆教习、江南水师学堂提调、吴淞自强军营机处总办、上海四明公所董事、上海总商会理事等职,署记名海关道。光绪三十年正月发起成立中、英、美、德、法五国合办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被推举为中方办事总董,为中国红十字会的缔造者。光绪三十三年后,历任大清

2017-3-2

收藏

中国海岛前沿问题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海岛的开发利用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全书针对热点问题,如海岛价值评估、海岛生态保护、海岛开发利用、海岛文化建设、海岛管理控制、海岛法制建设、浙江舟山岛新区等展开论述,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中国海岛前沿问题的关注,进而保证海岛保护与利用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

2017-3-2

收藏

中国税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是系浙江省“十五”重点规划教材(修订版)。对中国现行税收制度,包括各类法律、条例、规定,根据不同征纳对象和主体进行解读和分析。全书注重应用性和操作性,配备有大量的思考题和案例题。

2017-3-2

收藏

推荐资源

  • 铁道信号工技能训练实训指导书

    本书主要讲述信号机、轨道电路、转辙机故障分析与处理,通过故障现象分析发生故障的原因,详细介绍处理步骤和方法。全书共3个项目,分别为:项目一信号机故障分析与处理;项目二轨道电路故障分析与处理;项目三转辙机故障分析与处理。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中专学校铁路信号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训通用指导书。

  • 金融市场流动性与基础货币管理

    中国的市场经济有了很大的推进,金融市场也有很大的变化,在货币政策操作上越来越从直接的控制走向间接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中央银行更多地采取了市场化、间接的管理,从具体的技术上来讲,准备金成为调控货币最主要的方式。在这些方面中央银行都发生了一些操作技术上的转变以及一些经济学上的考虑。

  • 家常小炒

    本书精选了近300道家常小炒做法,从蔬菜、菌豆、畜肉、禽蛋、水产、主食六个方面详细介绍,每道菜不仅有详细的做法,还有大厨支招、主妇心得、营养师叮咛等烹饪技巧、食材储存、营养知识的介绍,从不同角度给予读者最贴心、最实用的指导,让读者看的明白,吃得健康。

  • 信用制度深度透视

    本书首先以美国为蓝本,介绍了信用评估、信用报告及信用制度的基本构成。之后,从信用滥用的角度,揭示了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进而分析了信用的崩溃,对于房地产、信用卡、汽车等行业的毁灭性打击,并提出了在危机中重塑信用秩序的一些可行的措施。

  • 汉语语音趣说

    本书系统介绍了现代汉语语音知识,深入浅出,是以“有用、有趣”为宗旨的汉语趣说丛书之一。该书稿不仅介绍了汉语语音学的一些常识性知识,而且还对一些实际语用中的常见和有趣的语音现象作出深入浅出的解释和说明。

  • 叮叮当

    作者唐楚林系云南艺术学院音乐教师,在从事艺术工作的多年间创作了一批校园歌曲,比如“微笑的世界”、“小金鱼”、“我对星期天说”等,该书在其创作基础上精选出一批优秀声乐作品,汇集了他多年的创作成果和艺术积累,是一本较有意义的作品集。

  • 通识教育大讲堂——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

    为加强和改进通识教育,2010年10月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开办了通识教育大讲堂学科通识、跨文化沟通等公开系列讲座,每学期10讲左右,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主讲。作为课程教学的补充形式,讲座采用“设计专题、名师主讲、学生自选、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讲座名师荟萃,师资阵容强大;主题涉

  • 婚庆公司经营与管理

    我国目前婚庆行业发展迅速,婚庆公司数量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张,企业经营管理任务繁重。婚庆公司经营与管理是指对婚庆公司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企业成员进行激励,以实现其任务和目标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在婚庆公司内,目的是让营销、行政、人力资源、财务等各种业务,能按经营目的顺利

  • MAHLER, G.: Symphony No. 3 / Symphony No. 10: Adagio (Wyn-Rogers, Royal Liverpool Philharmonic Choir and Orchestra, Schwarz)

  • Vocal Music - BOIELDIEU, F.-A. / THOMAS, A. / VERDI, G. / MOZART, W.A. / ROSSINI, G. (The Harold Wayne Collection, Vol. 6) (1902-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