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系统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7679

中国历代园林图文精选 第二辑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主要选录和评注我国宋元时期与园林有关的部分文章和图画,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皇家御苑、私家园林、观景亭楼和山水名胜。

2017-3-2

收藏

中国经济行政法治与国际化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从我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行政法治的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出发,通过对我国现存的经济行政管理条例、法规等现状与适应性分析,探索了加入WTO后我国经济行政法治的改革与调整走向。本书观点独到,思路新颖,论述严密为读者熟悉和了解,掌握我国的经济行政法的国际化新走向提供了帮助。

2017-3-2

收藏

中国戏剧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论述了中国戏剧的形成、发展期;标志着戏剧成熟的元杂剧的兴盛期;南戏的兴起、明清传奇的兴盛期;清代中叶地方戏的兴起。古代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状况。本书的特点采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对古代戏剧作品进行阐释。注意地域文化的差异与戏剧的关系、戏剧创作与戏剧理论的关系,并对古代少数民族戏剧,戏剧鉴赏与戏剧教学作了论述。

2017-3-2

收藏

中国诗歌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对中国诗歌进行透视。内容主要涉及《诗经》、《楚辞》、山水田园诗、唐诗综论等,本书搞将诗歌作为中国文化最有活力的有机成分来进行专题研究。

2017-3-2

收藏

中国美学 中文在线 评分

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极为丰富,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美学的理论,还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它们至今还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方式。本书选择那些对中国美学产生和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的代表性的著作进行研究,力求挖掘经典文本的现代含义,是一本以经典构成的中国美学简史。

2017-3-2

收藏

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是关于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工具——木工工具及其相关建筑技术史的研究。从木料加工工序(即伐木、制材、平木、节点及细部制作等几个方面)对我国传统木作加工工具的发展及配套使用情况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研究。对古代与木工相关的部分施工及校正工具诸如规、矩、准、绳等进行了研究。

2017-3-2

收藏

中国茶宴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共分三部分,在茶宴集萃中介绍了大量精美的以茶为主辅料的菜肴的原料、制作方法及特点,在茶艺掇英及以茶会友中分别介绍了名优绿茶的泡饮要点及茶人之间的友好交往。本书内容丰富,印刷精美,不仅是一册精美的菜谱,同时更是一本茶文化的荟萃,非常值得一读。

2017-3-2

收藏

人类文明溯源:中国抚仙湖水下古迹与苏美尔人研究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是把中国抚仙湖水古迹文字符号和图案与苏美尔人楔形文字作比较的研究文文集。

2017-3-2

收藏

中国移动智能手机的秘密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梳理中国手机的发展历史,普及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制式——TDSCDMA智能终端的知识,并展望了“手机改变生活”的未来。这是市场上第一本关于中国移动3G智能终端的书籍,对普及信息技术、提高大众对TDSCDMA智能终端认识很有帮助。

2017-3-2

收藏

谁在包围中国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解读中国崛起的美国因素,旨在分析和还原了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所包藏的深层次意图、它的策略、它的起因、它的可行性,以及它对中国可能造成的影响等等。通过抽丝剥茧的深入讨论,作者希冀从云遮雾罩的混沌现象中认清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本质。

2017-3-2

收藏

中国经济盛世背后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是一部立足于中国现实的经济学作品,以宏观经济学为主要理论依据。本书从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入手,分析了当今中国“盛世”背后的诸多问题,本书对于了解中国经济有一定帮助。

2017-3-2

收藏

商业筹码狙击战——中国商企密谋与诡道竞争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是一本多案例全面介绍后危机时代国内企业在商业战争环境中如何生存搏杀的书籍。该书从实战出发探寻企业生存之道,全面解构企业家商场谋略,多案例剖析国内商界战争诡道,指导后危机时代企业转型调整的策略指南。本书不仅阐释了后危机时代中的企业战略、竞争手段、内部博弈,还有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些指导性意见。透过多家国内知名企业的竞争诡道窥探,向读者展示了后危机时代国内企业波谲云诡的博弈谋略真相。

2017-3-2

收藏

图说中国古代战争战具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战争是怎样发展的?所用兵器器械有哪些?本书展现了古代兵器与战争形式演变的画卷,具体介绍了近战、车战、水战等战争形式,是了解中国古代兵事概貌的原创性普及型读物。可作青少年素质教育之用。

2017-3-2

收藏

看得懂的经济内幕——中国十年经济热点大反思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以企业实例分析结合产业发展误区进行解剖的书。主要针对企业在运行当中面临的误区结合大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书中涉及企业策略、危机公关、商战总结、宏观经济判断、国际金融、垄断谋略、产业弊端等诸多方面,涉及知识面虽然较多,但都是从实战出发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不论是对金融投资者了解国际国内外的产业布局,还是对企业运作的整体规划,甚至只是想学习、了解经济的非专业人士,相信都能够从本书中得到一定的帮助。

2017-3-2

收藏

时代的万华镜:从《现代》看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中文在线 评分

本书由《现代》杂志入手,从现代性这一角度切入,依次对杂志的编辑方针,所刊发的比较重要的文学作品进行详细的研究。

2017-3-2

收藏

推荐资源

  • (十)

    “人之初,性本善”,儿时的学过的三字经至今还记忆犹新,可“善”的运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产生极大地影响,我们该怎样充分的应用“善”这个字呢?在本期节目中,桑郁博士将继续用他非凡的人生阅历为我们解答。

  • 利基战略(二)

    康荣平基于20多年的后发战略思考,5年多的企业调查研究,就冠军企业的成功之道提供了明确的答案--利基战略:中国企业要在全球竞争环境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必须找到某个狭窄的业务领域--利基业务;必须通过建造竞争壁垒,不断扩展地域市场范围,逐步巩固自己的根据地。最终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单项冠军--利基目标。提出的利基战略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整套在“做什么”和“怎么做”两个层面实现差别化的思路和方法。本讲座有两大特点:一是专门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既不谈一般性的抽象问题,也不谈启发性的外国问题,而是提供中国企业选择、设计和实施利基战略的思路和方法;二是多年积累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是融合古今中外的战略思想,实现“知行合一”的创新。因此是追求战略创新的中国企业战略决策人士的法宝。

  • 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

    一段三年的婚外情,让33岁的女人难以自拔,真挚情感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被骗的伤痛,渴望解脱却无法平衡心态的她,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 等待绽放

    本书记录了一位母亲陪儿子备战高考200多天的心路历程,记述的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孩子,在基础相当薄弱的情况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奋勇直追,实现高考最后一个月的完美冲刺,最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理想大学的故事。本书展现了高考给考生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同时也提出了如何缓解压力、克服焦躁、跨越心理障碍的科学方法,无论对考生还是家长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合唱与老年健康

    本书介绍了合唱与老年健康的关系。分为探索、体验、足迹、思源、附录等五个部分,介绍了合唱与老年健康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可作为广大老年人开展合唱活动的参考书籍。

  • 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美国消化医师协会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手册

    这是一本克罗恩病的病患手册,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和轻松的故事,将克罗恩病的治疗注意等内容涵进,适合此类疾病的患者、家属及相关的年轻医务人员阅读,也适合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做参考阅读,消化内科患者及其家属,尤其针对克罗恩病患者及其家属,相关医务人员也可以从中获取知识。

  • DITA数字出版技术

    数字内容出版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业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发展而逐步普及到多种阅读终端。目前数字内容出版物的展示终端日益丰富,产业服务链趋于完善,技术不断革新,成为出版业界新的增长点,得到出版从业人员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本书围绕DITA数字出版技术标准展开,详细介绍了DITA标准的设计思想和体系架构,给出DITA标准中主题、映射、领域专门化、样式渲染等方面的详细分析。

  • WTO与中国教育(五)

    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加入WTO,是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一个应对。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莅临西安,在WTO与中国教育发展论坛上,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入世后面临的机遇与对应的思考。21世纪,教育从社会的边缘已经走进社会的中心。教育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而大学教育也就越来越重要。章新胜副部长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库,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库,大学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实验室,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大学是人类新文明的重要的标志。

  • 彼岸回眸

    本书作者旅居旧金山后对自己过去近50年的人生进行梳理,追怀曾经璀灿的往事,以期给晚年送来一丝慰藉,这就是“述心”篇,“感世”篇则是作者对美国,特别是在美华人的精神情态的认识。

  • 济南(六)

    中国是一个长城之国,有着十分悠久的修筑长城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秦长城的建造。但中国最早的长城,却要比这还早三百多年。这就是春秋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自西向东修筑的齐长城。济南人对造型艺术有着特殊的偏爱,齐长城就可以说是一件庞大的艺术品,而王天明的篆刻又是另一个极端,它挑战的是人类细微感知的极限。这就是每个字长宽只有零点一毫米的微型书法,钢笔写出的每一划都要比这个字还要宽,在欧洲巡回展出时专家评价在这上面人类的敏感以及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达到了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