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 1053 个
-
-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及其对长期平等的影响(上) 网上报告厅 评分
今天我们天则所有幸请到了中山大学的王海港教授来做有关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及其对长期平等的影响的这样一个专题讨论。<br>他是根据一个转换矩阵来说明了收入的变动,而且有几个东西我印象很深,高收入那块相对比较稳定,而低收入这块变动比较大。他后面也做了一些相应的分析说明收入分配的变动对于长期的平等的影响。结论是收入分配的变动对长期平等的影响是在逐渐减小,不利于平等。
2017-5-23
-
-
少年中国 网上报告厅 评分
中国在既有总统又有皇帝的怪异中迎来了1916年。这一年是中国的龙年,袁世凯选择在这一年的第一天正式登基,年号弘宪。民国成立后的第三年,北京孔庙的香火突然兴旺起来。晚清帝国的崩溃造成人们巨大的精神空白,对此作为封建时代的帝王先师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还有很多人在无望中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1918年冬季,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阶段,这场绵延四年之久的战争彻底改变整个世界的历史。消息传到中国,六万多人走上北京街头。夜晚,北京大学的学生举行提灯大游行,和平之光笼罩中国,大战的四年西方列强无暇顾及远东,中国的民族经济得到了难得的发展。1919年5月4日,星期天,北京城显得平平静静,这是一个注定要让历史记住的日子。关于这一天的具体细节,第二天晨报记者的现场报道可以帮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重睹当年情景。1919年5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收到一封来自甘肃的信,一位叫邓春兰的女子要求来北大读书,年底蔡元培答记者问,明确表示女子可以报考北大。女性争取独立是中国近一个世纪的主题,他的心声是从五四时期发出的。
2017-5-23
-
-
现代性与中国文化走向 网上报告厅 评分
现代性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学术界纠缠不清的问题。王岳川教授认为如果不面对西方,不说清楚这个西方,我们当代的问题可能很难解决。他从“现代性”一词入手,指出只有将现代性放进传统和现代(旧与新)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尤其要强调的是,(在)现代性中的核心--“理性”。韦伯认为,现代性的关键就是理性,理性包括三个方面,即工具理性、历史理性、人文理性。王岳川教授用了很多有趣的例子,让我们去了解什么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东方主义或西方主义的“看”“被看”或“对看”问题。王教授指出,我们必须要从拿来主义走向输出主或者将现代性放在世俗性与神性的关系网络中,才能弄清楚其基本内涵。
2017-5-23
-
-
中国针灸学--第二十二辑--耳穴的诊断与治疗 网上报告厅 评分
在耳穴诊断部分重点介绍了视诊法、触诊法、电测法和耳穴辨证。治疗部分介绍了毫针法、贴压法和按摩法,以及埋针法、电针法、药物注射法、激光发、贴磁法、放血法、耳夹法、梅花针法等。
2017-5-23
-
-
华夏盛宴—从考古看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网上报告厅 评分
首先,主要通过烤、煮、蒸、涮这四个技巧来溯源中国古代烹饪方式的起源,能体现中国烹饪特色的,除了炒以外,就是蒸。我们享受到美味最多的是炒出来的食品,此外,是蒸。蒸的基本器具是甑。甑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这是非常伟大的发明。其次,在考古里头发现了有保存非常好的食物。有一些食物,特别是马王堆出土的一些食物,因为密封得比较好,一些有机质的东西保存得都比较好。第三,从出土的一些图像食物,来看古代的烤肉串、火锅,还有饺子、点心 ,甚至罐头这些食品,来说明古代的烹饪水平发展的高度。饺子,现在的资料可能早到春秋时候。火锅,比较确切的证据,比较早的是在西周时候。烤肉串,现在发现的资料,汉代时候在中原就相当流行了。点心,从考古来讲,发现比较早的证据就是唐代的新疆吐鲁番出的,这种花式点心几乎跟现在是一样的做法。最后,就是食具,中国人主要是用筷子吃饭的。我们是筷子的发明人,是主要的使用者。实际上,我们不仅用筷子进食,还用勺子。筷子,从文献记载来讲,应该是在商代最早发明。但是,考古提供一些证据,应该说能证明商代有了筷子,但是还可以往前提。勺子的使用,应该说是最早的,从现在发现的证据来讲,可以追溯到七千年
2017-5-23
-
-
新世纪的中国公路建设 网上报告厅 评分
90年代,公路基础设施开始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跨越江河湖海大跨桥梁建设的新阶段。世纪之交的四年,公路建设投资年年都超过2000亿元。换来了年均3-5万的公路新路和十数座大型桥隧工程的建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化,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跨越了仅仅对工程结构物本身内在质量的要求,认真思考深层次的质量问题,或者说"大质量的"问题,融合"总体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工程结构的耐久性,社会效益的可持续性"的工程品质和基础设施的有效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本讲座凤懋润工程师对以上问题做深入研究和探讨。
2017-5-23
-
-
书法与中国哲学(上) 网上报告厅 评分
中国书法是中国一个非常古老、非常有代表性的艺术,在世界艺术里边是独树一帜的。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产品,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艺术宝库的一个伟大贡献,我们的许多先贤对书法都有很高的评价,清华的著名教授梁启超先生就说过,说"各种美术当中,以写字为最高",那么我们的书法中究竟蕴含什么样的哲学含义呢?
2017-5-23
-
-
怎样认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方位(下) 网上报告厅 评分
1、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应该怎样确立自己在这变革年代的历史方位?社会应该怎样认识经受变革洗礼的工人阶级? 2、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带来三次劳动解放 3、按劳分配从理论走进生活,社会应当怎样认识致富领跑者的示范效应?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的若干重要课题:下岗失业问题;弱势群体问题;先富与共同富裕等问题 5、社会转型期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和工人阶级内部的阶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应创建更加合理、和谐的社会结构。
2017-5-23
-
-
中国古代酒具与酒文化 网上报告厅 评分
首先,追根求源。(一)酒的发明:古猿造酒、仪狄造酒、杜康造酒。(二)酒的种类:有白酒,有葡萄酒,还有就是米酒。中国古代的酒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应该是比较肯定的。 其次,酒具综述。中国古代酒具,它从数量上讲是非常巨大,中国古代酒文化的内涵也是非常丰富。(一)酒器种类:按质料分类:陶、铜、漆、瓷、玉、金银、象牙、犀角、玻璃、竹木等;按用途分类:酿酒、储酒、盛酒、温酒、冰酒、斟酒、饮酒、挹酒等。(二)酒器的演变:按时代介绍代表器物,酒器演变综述。<br> 第三,醉乡艺林。主要是讲酒跟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关系。主要从这六个方面:酒与文学、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舞蹈、杂技的关系,做了大概的阐述。<br> 第四,香醴饮经。(一)温酒健脾胃:商代铜斝、汉代温酒杯炉、宋代温酒注子;(二)冰酒驱暑热: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冰鉴酒缶等。<br> 第五,酒令漫话。酒令有:猜枚、骰子令、酒牌令、筹令等。<br> 第六,清酌礼俗。除酒令以外,民间还有
2017-5-23
-
-
转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中国改革的若干难点(下) 网上报告厅 评分
在这次讲座中,樊纲先生给我们介绍了转轨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转轨经济学的动态过程,并且针对改革的实际问题做出了分析。他从两方面介绍了转轨经济学的理论,一方面是转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是转轨经济学的动态理论。
2017-5-23
-
-
中国税收:政策与制度--宏观税收负担和税收制度改革(下) 网上报告厅 评分
在天则所的第257次双周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的杨之刚教授重点分析了减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这几年我国税收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以及税制改革中的缩短分步改革时间表、城乡一体化、税收立法权、出口退税和税收征管理念等问题。<br>首先,关于减税政策,她认为最重要的是判断当前税负的高低。而判断当前税负的高低,第一,应该综合的考虑所有政府拿到手的资金,第二,从国际比较上来看,我们的27%—28%这个数据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中等高收入国家的水平,而我们还没有成为中等高收入国家;第三,我们的企业承担的税收负担是高于周边国家的。第二点讲到这几年税收快速增长的一些原因。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一般有三个,就是经济发展,征管和纳税环境的改善,还有就是税制的改革变化。第三点主要是讲税制改革的一些相关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要缩短分步改革的时间表。第二个问题,城乡一体化,其中主要是三农问题。第三个问题是税收立法权。第四个问题,出口退税。最后一个问题,税收征管的理念。<br>
2017-5-23
-
-
怎样认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方位(上) 网上报告厅 评分
1、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应该怎样确立自己在这变革年代的历史方位?社会应该怎样认识经受变革洗礼的工人阶级? 2、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带来三次劳动解放 3、按劳分配从理论走进生活,社会应当怎样认识致富领跑者的示范效应? 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的若干重要课题:下岗失业问题;弱势群体问题;先富与共同富裕等问题 5、社会转型期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和工人阶级内部的阶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应创建更加合理、和谐的社会结构。
2017-5-23
-
-
中国新型工业化时期城市化的战略转型(二) 网上报告厅 评分
本讲座介绍了城市化的内涵及规律,作出了对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性的判断;指出新型工业化要求城市化进行实现历史性转型的必要性和意义;指导人们尝试探索一条中国新型工业化时期城市化之路。
2017-5-23
推荐资源